高中地理常识有哪些,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中美为什么要做伙伴而非对手?
1、高中地理常识有哪些
。
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中美为什么要做伙伴而非对手?
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前提。2.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3、关于中美课堂管理的英文书籍有哪些
有1本叫《美国中学生报告》的书非常好。是介绍美国中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大多都是案例,同时还有作者的心得。基本是中国人看美国教育的1个窗口性图书,很好,很值得看。美课堂教育的显著特点与中国课堂教育比较如下: 1. 课堂教育的总体印象:兴趣、形散而神不散与任务、纪律、整齐划1 美国中小学课堂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上课好似在开讨论会,学生经常分组参与活动,发言积极,课堂上时常欢声笑语.然而,看似散乱的课堂教学,其实却是“形散而神不散”. 课堂上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不断有人在提问题,每个问题都能得到老师或同学回应.讨论中,学生可随时接住同伴的话题继续进行,老师在旁边观察指导.讲课时,学生若有问题随时举手提问,老师及时回答.学生按兴趣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在他们看来学习是很有趣的事情. 教室4周的墙面上看上去“很乱”,贴满了各种资料,诸如课表、教学用的贴图、图画、操作规则、重要知识提示、学习方法、充满哲理的标语、名人名言、公式、概念等等.教室里还放着学生小组活动的手工作品等.教室是全方位、立体的"装饰布置",就连教室门内外及黑板都不放过.每个学生的单人照片、名字、集体照以及教师和其家人的照片都贴在了墙或门的某些位置上. 中国中小学课堂常常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端端正正地坐在非常拥挤的教室里听讲,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要抄写大量笔记,课堂有严格的纪律.教室墙壁基本上是光秃秃的,教室整洁干净.开设的课程全是必修课.对学生而言,学习是1项艰巨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2.不同特色的教室:小班授课与大班授课 采用小班授课是美国课堂的1大特色.每个班学生人数1般不超过30人,25个左右甚至20人以上的班就算是“大班”了.美国的教室看起来就像中国的实验室(Lab)与讲习室(Classroom for lecture)的综合.紧靠教室墙都摆放有连在1起的很宽的实验台,实验台上放置着常用教具和1些基本仪器.墙上1般还设置有用于放置书籍、资料等的壁橱,里面放满了供学生课堂活动用的道具.教室中心摆放着课桌和椅子,桌椅以组为单位摆放在1起,不分先后.教室都装备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若让美国人看中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所有课堂都属"超大班".桌椅摆放整齐,桌间距很小.除专用的教室外,1般不在教室内摆放实验仪器和教学用具,教室纯粹是为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用的.除重点中学和城市的1些学校外,其他学校的教室里很少见到配备齐全或利用率高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很难想象,这种教室能培养出众多动手与创新能力都很强的创新人才来. 3.学生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 美国教育注重学生在课堂内(On-class)协作学习的同时,还强调学生在课堂外(off-class)的合作学习.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提倡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的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小组(Group)和团队(Team)集体的力量,发挥团队的作用.注意培养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提倡在协作中提高自己.例如,师范生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练习经常为2-4人1组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布置的许多作业非得几个人共同协作完成不可.在独立思考的同时,提倡分享(Share)别人好的想法和建议(Good idea).注重交流和沟通,重视别人的不同意见.重视他人从不同渠道获得来的知识和信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同伴和同行的工作善于鼓励和赞赏.学生的学习经常为主动的、自主的学习. 中国的教育过分重视学生课堂内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课外的所谓“非正式学习场合”的实践学习.在课堂学习中,要求学生独立学习、自学,独立完成作业.同伴间学习相互保守,机械记忆多于动手和理解,学习常为被动学习. 4.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若悬河与不善言谈 美国教育1惯都很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书面表达(如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和行为表达(如表演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校开设有说话课、阅读课、写作课和交流课.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小组讨论和发言.为便于学生讨论交流,课堂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类似开圆桌会议的形式,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随时回答问题和指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实验结果或手工作品1般都需要通过口头表达展示给大家.因而他们所表现出的语言表达流畅、滔滔不绝、动作自然大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培养模式,常常忽视对学生各种表达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唱独角戏.交流讨论对老师和同学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老师担心课堂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害怕回答问题出错时被其他同学嘲笑. 5.学生的学习时间:半天学习与全天学习 美国中小学1般早上8:30开始上课,每节课45-55分钟不等,课间休息5-10分钟.中午吃饭时间只有40分钟左右,没有午休时间.下午3:00中学生放学离开校园.学生没有大量的作业.布置的课外作业多是与同学的小组活动或社会实践.学生日常学习很少在晚上加班加点.星期
6、星期日以及节假日学生从不补课.因而,美国学生很少戴眼镜. 中国的中小学生通常每天在校时间至少8-9个小时,回家有大量的各科家庭作业得作,许多学生常常要作作业到晚上11:00以后.若是毕业班的学生,学习到午夜很常见.如果算上节假日补课,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可达12个小时. 6.学生的课外活动:技能训练与理论强化 在美国,人们将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分得很开.课堂外、节假日常可见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参与群体性社会实践.这些活动大多以锻炼技能和培养团队精神为目的.夏令营是1种比较流行的学生假日活动方式.学生的课余活动多以集体性和实践性强的项目为主.美国人很重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主张在集体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品质. 中国的夏令营班基本上都是为学生知识积累和理论强化开设的,其最终目标就是为各种考试作准备.这种夏令营班通常包括奥数班、作文班、英语班、书画班以及各种形式的提高班、强化班.办夏令营班永远是以挣钱为目的. 7.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在美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学校用A, B, C, D, E计分制计分,不给学生排名次,通常不将学生的成绩当众公布.重视对每位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在小组和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平时的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同行评价)能及时进行反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不断提高.学生平时的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权重1般都较高,尤其是在实践性较强的某些课程中,平时成绩所占权重更高.例如,在大学校园师范生的教学法课中,平时分占75%,期末成绩仅占25%,有的老师甚至不进行期末考试.在笔者曾访问过的1个中学某门课的期末考试中,老师竟然允许学生各自带1张提前准备好的“夹带”进教室. 在中国,学校通常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唯1手段. 8.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导演-演员型与演员-观众型 在美国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像导演与演员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通常老师已经把上课的主要内容与安排通过各种方式公布给学生,学生1般在课前已预习过当天上课的内容,因而知道老师上课要开展哪些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哪些东西.上课时,老师只需要强调本节课活动的主要内容、条件及注意事项,然后课堂按既定的计划进行,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个人创造性,充分利用小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力争既快又好地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老师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活动,分发资料,解释规则,回答问题,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好记录以及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等等.课堂上老师是主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其作用像导演.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像演员在领会导演意图后,创造性的完成某个演出动作和内容1样,有时,学生的作用更像合作导演.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永远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当然,服务必须是优质的. 在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同传统意义上的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在教学中,老师讲什么内容、怎么讲,讲多少,学生通常只有在课堂上才知道.教与学互动性差,学生总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缺乏自主性.老师像演员,学生像遵守纪律的传统的听众、观众1样,不喜欢与演员互动. 9.教师的课堂用语:鼓励、肯定与命令、埋怨 在美国课堂教育中,所讨论问题的答案通常不是唯1的,老师希望同学各抒己见.在课堂上,老师习惯用大量鼓励、表扬及肯定的言语与语气评价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小组工作和表现.其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交流表达,形成宽松的课堂气氛.例如 对学生正确回答了问题时,其肯定用语通常为:Good!Exactly!Definitely! Absolutely! Correctly! Excellent! Yes! You are right!I think so! I agree! Yeah!对学生提出比较新颖的问题或见解时,教师常用的表扬语为:Good question! Good idea! Interesting! Cool!当学生精彩地完成工作时,教师常用语如:Well done! Good job! Excellent! Wonderful! Terrific! Cool!当学生提出好建议时,教师常用语如:Good idea! Sure! Great! Sounds good! Sounds great! Prefect!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常用语如:Good job! Thank you! Give a big hand!学生回答不全面或对某个问题的回答绝对化时,老师喜欢说:It depends! In my opinion, I don't think... 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喜欢将所给问题的答案设置为唯1的,用的最多的是命令语和批评语. 10.科学教师授课的门数:1人几科与1人1科 在美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里,许多老师在1学期内可同时讲授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不要以为美国缺少教师,关键是许多教师有能力和精力同时讲授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特别是科学课,学生从上小学开始直到大学2年级结束才分专业.小学到高中的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等都被称为科学科,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学科界限.在美国的大学里,有专门的课程讲述各学科之间的科学,这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在中国的学校里,从小学1年级开始,不同学科的课程1般由不同学科毕业的专业老师来上.1个老师通常1学期给同1年级的几个平行班级讲授同1门课程.对涉及到非本专业的知识1般不讲.学科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都强调自己所讲授的学科课程很重要.这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学生回家不得不应付大量来自不同学科的作业,学生跟本没有自主选择课程的余地. 中国高考中的“3+X”考试模式,其中的“X”,原本就是想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3科(物、化、生或者史、地、政)知识内容放在同1试卷考试,称为“综合卷”.但实际执行时,是将3科内容分开放置在同1试卷内考,根本不是真正的“综合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大量会出综合题、会评阅综合卷的教师队伍、缺乏会作综合题的学生!传统教育体制导致了教师与学生知识面狭窄. 11.教科书及教学资料:公有教材与个人资料 在美国,公立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全部免费. 走进这些课堂你会发现,学生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摆放在教室4周的台子上.教材都有统1编号,但没有学生的名字.这是政府为学生购买的教科书和资料.上课时学生可以使用,但不能在上面涂抹写画,用完后自觉放回.学生1般不把教材带回家,若确实需要,在征得老师同意后,可以带回家,但课前须按时归还. 在美国高校,由于教材不免费,且教材都相当昂贵,学生通常从学校的旧书商店里买旧教材使用,学期结束后1般都将教材又卖回旧书商店,供其他学生再次购买使用,这为经济紧张的学生们节约了不少资金. 在中国,教材是学生掏钱买的,学生每1学期都得买大量教材和教学辅导书.1旦到了学期结束,就会束之高阁或被扔掉.有些资料学生甚至根本没有来得及看就扔掉了.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中美课堂教育的不同理念和方式,最终导致了各自培养出的人才也呈现不同的特点:美国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分类培养,注重动手和技能训练,而中国喜欢把学生都按培养科学家的模式来统1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积累而轻视实际技能训练.这样,美国培养出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中国培养出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美国的人才知识面广,技能熟练,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创造思维与能力,且很有个性,其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接得比较好,而中国的人才普遍表现为在某1领域内知识积累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对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不深,适应变化的能力较弱,缺乏创新精神,缺乏个性,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这正是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因素之1. 众所周知,1个国家拥有创新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决定1个国家的创新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当前适时提出推行素质教育,并将素质教育作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障.为此,新课程改革应切实重视和加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新模式的改革.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人们的答复肯定会是孩子考上好大学.从这1点看,群众目前的目光就集中在孩子的“高考”上.由于高考与招生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这就客观上支持了目前的"应试教育".因而,这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新课改实行过程中发生了很大抵触,这也正是新课改推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所在,也是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面对新课改出现的主要困惑. 对国家而言,如何能将素质教育与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起来;对学校而言,如何能将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结合起来;对高校而言,如何能将素质教育与高校的招生结合起来,等等,这些将是留给广大教育者们仔细研究并需要亟待解决的课题. 德国著名数学家克隆尼克的学生康托尔年轻时创立了集合论,在数学基础研究上做出了杰出贡献.但这个成就却遭到了他的老师克隆尼克的反对,他1面极力否定康托尔的研究成果,1面对康托尔进行诬陷和攻击,说他得了数学疯病,这种诬陷和攻击长达十年,致使康托尔受不了长期的非难和打击而精神失常.从此,作为教师的克隆尼克永远被钉在了教育学发展的耻辱柱上,成为1位名副其实的最劣质教师的代表. 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名师”,他们拯救或是毁灭孩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海姆基诺特博士说的:“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1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景,我个人的气氛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1位教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1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1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姆基诺特博士的话,高度概括了教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决定性作用,教师既可以成为毁灭学生的超级专业杀手,也可以成为拯救和塑造学生的天使.因此,作为1名教师必须具有仁厚博爱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自然规律,万不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固守自己的名誉而毁灭学生,不能有意无意地去制造1些没必要的伤害或悲剧.尤其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各方面知识与信息的方法和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学生也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教师不再是权威.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和心灵深处调整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学生成长的朋友,学习和进步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去学习、去创新、去超越,使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有能力成为学生卓越的引导者,有能力欣赏每1位学生,欣赏学生的单纯幼稚,欣赏学生的差异,欣赏学生富于幻想、别出心裁的创新.教师应努力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充分享受“教学相长”的乐趣. 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使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发展,使人最大限度地摆脱来自外界的束缚和威胁,保持人自然、纯真的天性.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的文明和强大的物质世界越来越成为人类自己生存的强大异己力量,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被异化的危机.因此,保持人自然、纯真的天性,保护、发展人真善美的本性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1.教师的职责也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呵护与安顿、和谐与提升,使人的生命富于活力和创造力,使其挺立、自由.那么,要实现教育的这个目标,要真正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从人格品德方面来说,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仁厚博爱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懂得人性,并能准确把握人,才能塑造出灵魂健康、人格健全、富有灵性和创造力,适合时代、社会、人民需要的优秀人才. 另外,仁厚博爱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是人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情感基础.而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1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通过优秀的人文精神的感染、熏陶.作为1位教育工作者,对人性的理解、把握和开掘则与教师的人格和自身的人文素质息息相关.教师要把知识中蕴含的丰富优秀的人文信息,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需要进行挖掘,甚至拓展延伸,然后艺术地传递给学生,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人文素养,启迪学生的智慧,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优秀的个性,健康、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正确、深刻的理解并把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文性,把握蕴含于文化知识中的塑造优秀人格品质的因素,在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完善自己健全人格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发现美、懂得爱,要求教师具有仁厚博爱的情怀和宽阔的胸襟.而学习是塑造人格美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强调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智慧和人格美的层次,以达到人格美的最高境界.所以教师不得不对科学文化知识作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
4、运用政治常识分析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什么能够取得积极成果
(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中美之间有共同利益决定了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能够取得积极成果。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5、关于美洲的常识有哪些?
美洲名称的由来又叫亚美利加洲,相传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的。但是他没有料想到他发现了新大陆。他认为自己发现的是印度航路。后来1个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写出1本《海上旅行故事集》。从1507年起,制图家们便在自己的地图上以“亚美利哥大陆”的通称,称呼哥伦布发现的这块土地。再后来。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阿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起初。这1名字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麦卡托的地图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1部分了。位置美洲位于西半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西北面和东北面分别隔白令海峡、丹麦海峡与亚洲、欧洲相望,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在地理上分为南美洲和北美洲。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北濒加勒比海并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分。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面积美洲面积为4219.8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8.2%。其中北美洲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仅次于亚洲和非洲。南美洲面积179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区划北美洲地理上习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9个地区。有37个政区单位,独立国家有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圣基茨和尼维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巴巴多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南美洲地理上习惯划分为南美北部、安第斯山地中段、南美东部和南美南部。南美北部独立国家,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安第斯山地中段包括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南美东部国家巴西;南美南部包括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地形北美洲大陆部分地形可分为3个明显不同的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是古老的褶皱山地,中部是低高原、平原带。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北起阿拉斯加,南到巴拿马地峡,是北美大陆最长的地形单元和最高的地区,山系由1系列山脉、山间盆地和高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03234原组成。海拔1般介于2000~3000米之间。东部古老的阿巴拉契亚山地,北起纽芬兰,南到墨西哥湾沿岸,由于久经侵蚀,1般海拔600~1000米。中部的低高原、平原带介于科迪勒拉山系和阿巴拉契亚山地之间,纵贯北美大陆,面积十分广阔。它的北部称劳伦辛低高原。受冰川侵蚀,地势起伏和缓,湖泊众多。东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地势较平,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平原西部接落基山脉东麓,地势较高,称高平原。这里就是世界著名的普列利大草原。南美洲的地形结构是由3个南北纵列带组成,即西部安第斯山地、中部平原和东部高原。气候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山脉美洲主要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内华达山脉、海岸山脉、阿拉斯加山脉、马德雷山脉、马拉卡茹山脉、帕卡赖马山脉、马尔山脉等。河流北美洲的主要河流是密西西比河、马更些河和圣劳伦斯河等。南美洲有亚马孙河、奥里诺科河和巴拉那河3大水系。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大、水量最丰的河流。其流量占全球河流总流量的20%。湖泊北美分布着全球最大的淡水湖群——5大湖,即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岛屿美洲主要岛屿有格陵兰岛、巴芬岛、维多利亚岛、埃尔斯米尔岛、纽芬兰岛、古巴岛、伊斯帕尼奥拉岛、火地岛、索莱达岛、大马尔维纳岛。人口美洲人口总数为8.9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3.7%,其中北美洲5.2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南美洲3.7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7%。人口分布不匀。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1;南美大陆地广人稀,亚马孙河平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1,每平方千米平均不到1人。全世界有11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美洲占3个!美国、巴西、墨西哥。民族在世界2000多个民族中,美洲有500多个。美洲的土著居民有散居全洲的印第安人、居住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和居住在阿留申群岛的阿留申人。最早的原始居民是两3万年前从亚洲迁入的。目前,美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如美国和巴西,都各拥有100多个民族;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各拥有50多个民族。北美条顿族的盎格鲁萨克逊人为最多,此外。还有斯拉夫人、犹太人、华人和日本人。语言美洲绝大多数新兴民族的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的两大语族:拉丁语族和日耳曼语族。属于拉丁语族语言的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其中讲西班牙语的最多,有3亿多:属于日耳曼语族语言的主要是英语,讲英语的民族也有2亿多。讲印欧语系语言的总共有45亿人口。宗教宗教派别众多,宗教信仰极为普遍。主要宗教有基督教新教、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以及犹太教、佛教、印度教等。
6、留学生亲述 中美生活差异有哪些
很多刚到美国的学生最不适应的有以下几点:伙食、语言、课堂授课方式以及交朋友这些方面,要应付这些并确保自己能更快的融入到当地环境中去,天道老师为大家分享美国留学需要提前了解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了解。 养成付小费习惯:在多数欧美国家,付小费是很普遍的行为,国内留学生想要适应美国留学生活,也要入乡随俗习惯付小费,这也是有风度的表现。虽然说付小费是随意的,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多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值得大家注意。1般来说要讲究付小费的场合和对象。通常在餐馆、Taxi、旅馆或机场这些场合付小费的现象比较常见,比如留学生初到美国,因为行李较多,需要让工作人员托运到出租车的时候,需要付小面额的小费,所以建议学生随身携带1些Change,接下来在下出租车时,不仅要付完出租费用,还可以给司机1些小费以表谢意。 了解中美文化差异:1方水土养育1方人,留学生初到美国不能很快适应是1种常态。很多学生在国内生活时间较长或者是第1次出国,长期受国内文化的熏陶,刚刚开始美国留学生活大都需要1个磨合期。比如美国人更看重个人主义,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所以学生在美国留学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要恰当地表示对人尊重,给人自由并保持恰当的距离。另外,美国人说话比较直接果敢,中国人说话喜欢避免直接冲突,避开有争议性的话题,所以学生要习惯美国人的直来直去,他们其实并无敌意,只是喜欢直接的讨论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