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1、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

1、直接阐述;

2、单1集中;

3、以意役法;

4、片言居要;

5、善用标题。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1(和谐1致,通篇1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

1、例证法;

2、喻证法;

3、类比法;

4、对比法;

5、反驳法;

6、归谬法。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

1、由法定作者制发;

2、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3、具有规范的体式;

4、履行法定的程序。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6类(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3类。(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3类。(6)根据来源,在1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天下伐谋提供。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1)规范性文件条例。用于对某1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规定。用于对某1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办法。用于对某1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3)公布性文件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通告。用于在1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4)陈述呈请性文件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5)商洽性文件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1)规范性文件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领导指导性文件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3)公布性文件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4)陈述呈请情文件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5)商洽性工作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1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3种基本表达方法。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年),3号或4号黑体。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1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1行,3号或4号仿宋字。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1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字数1般不超过50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4号或小4号仿宋体。

7、公文的稿本(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2稿”“3稿”等稿本标记。(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9、行文规则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1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2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3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4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5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1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1

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1

1、各种文种的撰写(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1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1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1

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1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1

3、收文处理的1般过程(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1交由内收发人员,统1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2)办理收文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1

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1)文稿形成拟稿。撰拟公文文稿。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2)公文的制作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1步具体化、技术化。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3)公文的对外传递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1

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2、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1、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

1、直接阐述;

2、单1集中;

3、以意役法;

4、片言居要;

5、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1(和谐1致,通篇1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

1、例证法;

2、喻证法;

3、类比法;

4、对比法;

5、反驳法;

6、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

1、由法定作者制发;

2、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3、具有规范的体式;

4、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6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3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3类。 (6)根据来源,在1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1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1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1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1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1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3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年),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1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1行,3号或4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1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字数1般不超过50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 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4号或小4号仿宋体。

7、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2稿”“3稿”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9、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1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2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3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4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5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1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1

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1

1、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1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1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1

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1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1

3、收文处理的1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 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 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1交由内收发人员,统1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 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 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1

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1步具体化、技术化。 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 1

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 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3、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1、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

1、直接阐述;

2、单1集中;

3、以意役法;

4、片言居要;

5、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1(和谐1致,通篇1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

1、例证法;

2、喻证法;

3、类比法;

4、对比法;

5、反驳法;

6、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

1、由法定作者制发;

2、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3、具有规范的体式;

4、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6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3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3类。 (6)根据来源,在1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1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1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1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1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1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3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年),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1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1行,3号或4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1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字数1般不超过50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 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4号或小4号仿宋体。

7、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2稿”“3稿”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9、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1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2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3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4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5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1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1

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1

1、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1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1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1

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1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1

3、收文处理的1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 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 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1交由内收发人员,统1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 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 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1

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1步具体化、技术化。 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 1

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 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简答题]简述写作公告,通告的注意事项。



4、[简答题]简述写作公告,通告的注意事项。

1、要写得通俗;

2、要写得具体;

3、要写得清楚。

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5、公文写作常识都有什么

1、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

1、直接阐述;

2、单1集中;

3、以意役法;

4、片言居要;

5、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1(和谐1致,通篇1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

1、例证法;

2、喻证法;

3、类比法;

4、对比法;

5、反驳法;

6、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

1、由法定作者制发;

2、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

3、具有规范的体式;

4、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6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3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3类。 (6)根据来源,在1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1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1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1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1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1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3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年),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1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1行,3号或4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1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字数1般不超过50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 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4号或小4号仿宋体。

7、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2稿”“3稿”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9、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1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2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3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4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5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1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1

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1

1、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1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1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1

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1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1

3、收文处理的1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 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 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1交由内收发人员,统1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 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 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1

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 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 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 (2)公文的制作 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1步具体化、技术化。 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 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 (3)公文的对外传递 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 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 1

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 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 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公告、通告的用途以及写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6、公告、通告的用途以及写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1、通告的含义和特点(1)通告的含义 通告是行政公文的主要文种之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通告的功能定义为:适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党的机关公文中没有通告这1文体。通告和公告2者有1些相似之处,也有1些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都具有晓谕性和公布性,也就是说,内容都是知照性的,发布范围都是面向全社会。要想避免2者之间概念的混淆和文体的误用,关键是区分2者的不同。这些区别可大致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内容的重要程度不同。 公告是用来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的,涉及内容多是国家大事或省市级的行政大事,或者履行法律规定必须遵循的程序。小的局部性事项和非法定的事项,不能采用公告的形式公布 。通告是用来发布在1定范围内需要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它所涉及的事项1般没有公告那么重大。 (2)对发文机关的限制性有较大不同。 公告是1种高级别的文体,只有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才能由高级别的行政部门发布,这1点前面介绍公告的特点时已有阐述。而通告是1种高级机关和基层单位都可使用的文体,不仅行政机关可以制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也可以制发。 (3) 发布范围有所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采用的文种,它的发布范围比较大,面向全国,有时面向全世界,遍示天下,1体周知,接受的人越多越好。通告虽然也是面向社会发布的,但多是限定在1个特定社区范围内,而且内容也多是指向1个特定的人群,要求这1社区的某1类特定人群遵守或周知。所以通告的定义中特意强调了“在1定范围内公布”。 (4)发布的方式不同。 公告多数是在报刊上刊登,1般不用红头文件的方式下发,也不能印成布告的形式公开张贴 。而通告可以在新闻媒体上刊登,也可以用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还可以公开张贴。(2)通告的特点 1.法规性 通告常用来颁布地方性的法规,这些法规1经颁布,特定范围内的部门、单位和民众都必须遵守、执行。例如,《××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清理整顿无线电通信秩序的通告》,对有关事宜作了8条规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的通告》,为改善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作了5条规定。 2.周知性 通告的内容,要求在1定范围内的人们或特定的人群普遍知晓,以使他们了解有关政策法令,遵守某些规定事项,共同维护社会公务管理秩序。 3.实务性 所有的公文都是实用文,从根本性质上说都应该是务实的。但它们之间还是有1些区别,有的公文只是告知某事,或者宣传某些思想、政策,并不指向具体事务。通告则是1种直接指向某项事务的文种,务实性比较突出。 4.行业性 不少通告都具有鲜明的行业性特点,如税务局关于征税的通告,机动车管理部门关于机动车辆年度检验的通告,银行关于发行新版人民币的通告,房产管理局关于对商品房销售面积进行检查的通告等等,都是针对其所负责的那1部分的业务或技术事务发出的通告。因此,通告行文中要时常引用本行业的法规、规章,也免不了使用本行业的术语、行话。(3) 通告的分类 通告有法规性通告和知照性通告两大类型。这两种通告是以法规性的强弱不同为标准来区分的,2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法规性的通告不可能没有知照性,知照性的通告完全没有法规内容的也不多见。但2者在性质上毕竟有所区分,如《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的通告》,强制性措施较多,属于法规性通告;关于因施工停水、停电的通告,主要起通知事项的作用,没有强制性措施,属于知照性通告。

2、通告的写法(1)、通告的标题和发文字号1.通告的标题 通告的标题,主要有两种写法。1是全题写法,也就是公文标题的常规写法,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3者共同构成。如《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告》、《广西工商行政管理局广西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办理19××年度企业法人年检及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通告》等。 2是省略主要内容的写法,由发文机关、文种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市房地产管理局通告》等。 通告也可以由主要内容和文种构成标题,还有的通告标题只有文种“通告”两字。通告标题还有1种特殊的写法,将标题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是发文机关加文种,即“×××通告”;第2部分是通告的主要内容。例如《中国人民银行通告明日起发行1990年版 壹圆券人民币》。2.通告的发文字号 通告的发文字号不像1般公文那样只用常规方式,在实践中有多种情况并存。 如果是政府发布通告,要有正规的发文字号,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的通告》,发文字号就是“市政告字〔1997〕6号”。 如果是某1行业管理部门发布通告,则可采用“第×号”的方式,标示位置在标题之下正中 。1些基层企事业单位发布的通告,也可以没有字号。(2) 通告的正文 正文采用公文通用结构模式撰写,共分3大部分。1.通告缘由。 作为开头部分,通告缘由主要用来表达发布通告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如:近期以来,我市清理非法占道经营,经过几次集中整治,取得了1定效果,但在1些主干道上仍有反复,禁而不止,影响交通和市容环境,群众反映强烈。为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8大工程的深入开展,市政府决定,集中1段时间,加大工作力度,实行综合整治,坚决彻底清理非法占道经营,让路于车,还道于民,改善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现通告如下:这个开头部分主要写了发布通告的前景、根据和目的。2.通告事项。 这是主体部分,文字最多,内容最复杂。较多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以做到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如果内容比较单1,也可采用贯通式写法,3.通告结语 这是结尾部分,写法比较简单,多采用“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或“特此通告”的模式化结语。

3、范例中国人民银行通告 明日起发行1990年版壹圆券人民币 以国务院批准,我行定于1995年3月1日起发行1990年版壹圆券人民币。

1、1990年版壹圆券与1980年版壹圆券比较,总体设计不变,对局部图案和色调稍有调整,具有以下特征: (1) 由双面凹印改为正面单面凹印; (2) 正面:中间部位的底纹全部由假金色底纹代替了原来的黄色和桔黄色底纹。两侧部分的底纹全部由大红色代替了原来的大红色和黄色。背面:以桔黄色代替了假金色。 (3) 年号由1980改为1990。

2、新发行的1990年版壹圆券人民币与现行壹圆券人民币在市场上同时流通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其中任何1种人民币。行长×××1995年2月2十2日 。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