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常识称呼礼仪,古代后宫的礼仪有哪些??

古代礼仪常识称呼礼仪



1、古代礼仪常识称呼礼仪

称谓,也叫称呼,属于道德范畴。大家的祖先使用称谓十分讲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在使用称谓时无不入幽探微,丝毫必辨。现在的现代礼仪,虽不必泥古,但也不可全部推翻重来,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表现出新1代礼貌称谓的新风貌。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与人。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中的1种基本礼貌。称谓要表现尊敬、亲切和文雅,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因素。符合身份称谓当清楚对方身份时,既可以对方的职务相称,也可以对方的身份相称;当不清楚对方身份时,可采用以性别相称“某先生”、“某女士”或“XX老师”,亦不失为1个权宜之计。符合年龄称谓当称呼年长者时,务必要恭敬,不应直呼其名,也不可以直接呼“老张”、“老王”等,尤其是年龄相差较大隔代人之间,更不可以直接呼“老张”、“老王”等;“老张”、“老王”只能是1种称谓,不应当是称呼;可以将“老”字与其姓相倒置,如“张老”、“王老”,或“王老先生”、“张老先生”或姓+职务(或职称等),如“李主任”、“刘总”、“杨工”、“罗老师”、“陈师傅”等等;总之,要有尊敬长者之意。当称呼同辈的人时,可称呼其姓名,有时甚至可以去姓称名,但要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体现出真诚;当称呼年轻人时,可在其姓前加“小”字相称,如“小张”、“小李”,或直呼其姓名,但要注意谦和、慈爱,表达出对年轻人的喜爱和关心。1定要注意称呼与称谓之间的区别。比如“爸爸”“妈妈”是称呼,“父亲”、“母亲”、“家父”、“家母”是称谓,不可以混为1谈。类别姓名称谓姓名,即1个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称谓是使用比较普遍的1种称呼形式。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全姓名称谓,即直呼其姓和名。如:“李大伟”、“刘建华”等。全姓名称谓有1种庄严感、严肃感,1般用于学校、部队或其他等郑重场合。1般地说,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指名道姓地称呼对方是不礼貌的,甚至是粗鲁的。名字称谓,即省去姓氏,只呼其名字,如“大伟”、“建华”等,这样称呼显得既礼貌又亲切,运用场合比较广泛。姓氏加修饰称谓,即在姓之前加1修饰字。如“老李”“小刘”“大陈”等,这种称呼亲切、真挚。1般用于在1起工作、劳动和生活中相互比较熟悉的同志之间。过去的人除了姓名之。

古代后宫的礼仪有哪些??



2、古代后宫的礼仪有哪些??

据《礼记》所言,周朝后妃的序位是: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天子内廷后圯的等级建置与天子外廷的官僚机构是相对应的。天子立6百、3公、9卿、2十7大夫、8十1元士,以听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而国治的目的。天子后也立6官、3夫人、9嫔、2十7世妇、8十1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使天下内和而家理。以此而言,在家国1统的传统社会,天子后作为天子的配偶,“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在君主政治中有1席之地。她们的职务是听天下之内治,以与天子的外治相配合。 尽管先秦典籍及注释中有关周朝后妃的名号和序位不无设想的成分,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王莽新政以恢复周礼相标榜,故他的后宫之制完全采纳了《礼记》和《周礼》的说法。其他各朝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各有增减。 秦朝灭亡6国,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公主们“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故秦朝后宫,宫备7国,爵列8品。秦始皇每攻破诸侯,便在咸阳北阪上仿造其宫殿,将俘获的诸侯美人以及钟鼓声乐充实其中,所以杜牧的《阿旁宫赋》说,秦皇后宫后妃美女洗胭脂的水将渭水都染成红色,可见其后宫妇女之多。秦皇嫡妻称皇后,妄称夫人,夫人之下,还有美人、良人、8子、7子、长使、少使等。可惜秦朝后宫虽人数众多,却除了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外,余无1人青史留名。 西汉踵秦之后,除嫡妻皇后为女主外,掖庭嫔妃增至十4等。昭仪1,婕好2,烃娥3,容华4,美人5,8子6,充依7,7子8,良人9,长使十,少使十1,5官十2,顺常十3,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等十4。这些人或者有爵、有位,或者有品有秩。但她们除非事迹特别昭著,1般史籍不作记载。 东汉认为前朝妇制莫理,故尽行旧制,后宫称号唯皇后、贵人。另外又置美人、宫人、采女3等,但无爵秩。光武帝刘秀先妻阴丽华,后出于政治需要又与郭圣通联姻,2人俱为贵人。在立谁为皇后的问题上,由于阴丽华的推辞,郭圣通便当了皇后。汉明帝的马皇后、汉和帝的邓皇后是东汉1代名后,她们也都是由贵人升任皇后的。 魏晋南北朝的后宫名号序位屡有增减,既有“以朴素自居,后宫备位,其数多阙”的陈霸先,也有“外行其志,内逞其欲,溪堑难满,采择无厌”,以至后宫名号序位不能详录的北周宣帝刘密。隋文帝取代北周,思革前弊,因而后宫唯皇后当室,旁无私宠。不设3纪,防其上逼,自嫔以下,置6十人。至独孤皇后死后,始置3贵人、9摈、2十7世妇、8十1御女。隋炀帝即位后,“后妃嫔御无嫠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宴游而已。”而且,炀帝参详典故,另出心裁,给贵妃、9嫔、世妇、御女各取名号,各有品秩。贵妃有贵妃、淑妃、德妃,是为3夫人,第1品;9摈有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第2品;世妇有婕好十2人,第3品;美人、才人十5人,第4品;此外御女有宝林、御女、采女等。 唐承隋制而略有改动。至唐开元时,皇后之下设惠、丽、华3妃,6仪、美人、才人等。武则天便是由才人而昭仪,渐次升迁。当她害死女儿,嫁祸于王皇后时,高宗便欲提升她的号位为“宸妃”,遭侍中韩援等人的反对,说“妃嫔有固定的数目,现在别立号位,是不可以的”。武则天没有做成妃,进1步诬陷皇后,于是高宗干脆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跨越了妃这1等级。 宋朝建立后,后妃名位序号始因5代之制,后渐于隋唐。明朝除皇后外,还有皇贵妃、贵妃、嫔、贵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级别。元清2朝各以周边民族入主中原,故在1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来的习俗。清白康熙以旨,逐步建立了等级分明的后纪序位,除皇贵妃、贵妃、嫔、贵人外,还有常在和答应。 后宫里这些有名号的女性,相应也有主位和使用宫女的权力。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拥有主位的妃嫔们则是皇帝的有名分的妾,是宫中地位较高的少部分人。 后宫女人等级析 中国皇帝喜欢拥有众多的女人,已成为历史事实。问题在于,皇帝后宫众多的女人,如何管理?除了皇帝之外,谁拥有最大的发言权?生活物资发放,按什么样的标准?皇宫重大活动时,如何安排座位?用1句现代退休老干部管理时髦的话来说,她们的待遇如何?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同的王朝中,有1个逐步成熟的封建官场等级制度1直运行着。同样,在不同的皇帝后宫,1个同样等级清晰的后宫女人等级制度也是悄然地运行着。 公元前3世纪的秦王朝,后宫女人的待遇分为8个等级。其中包括,超级:“皇后”。1级:“夫人”。2级:“美人”。3级:“良人”。4级:“8子”。5级:“7子”。6级:“长使”。7级:“少使”。级别名称的本来意义,我个人未经特殊专业培训的理解是:皇帝后宫的女主人,皇帝丈夫的女人,美丽的女人,善良的女人,能生8个男孩的女人,能生7个男孩的女人,皇帝经常使用的女人,皇帝不经常使用的女人。这8个等级里,每个级别中的女人是没有名额数量限制的。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些级别,应该类似某专业“职称”了。当然,有职称者当然不1定就有正式的职务,这已经成为现代人事制度中的基本常识了。 换到汉武皇帝时,后宫女人的级别之事,开始丰富多彩起来了。 汉武帝他老人家,取消了秦始皇后宫女人8个等级中的第1级“夫人”级别,用另外4个级别的名称代替了它。它们分别是第1级:“婕妤”。第2级:“经娥”。第3级:“容华”。第4级:“充衣”。也许,汉武皇帝对于女人的级别名称取舍是有些艺术欣赏的因素在其中的。第5级至第十级,与秦始皇后宫女人等级中的第2级至第7级的名称完全相同了。这样,汉王朝后官女人,仍然享受着以秦王朝后宫女人等级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十1级的等级制度。这也证明了:所谓推倒旧皇帝的人,本质上只是自己想当皇帝。 特别有趣的是,自汉代开始,皇帝后宫的女人,开始有了明确的“待遇”概念了。她们的“待遇”,与封建王朝其他官员1样,当时都是以粮食的数量为计量的。 为了叙述的方便,请允许我用“职称”与“职位”两个现代概念来说明以下古代事实。其中,“职称”相当于专门用粮食数量度量的待遇。“职位”则相当于专用于对比当时古代封建王朝政府男性官员的级别。 超级:“皇后”,职称与职位相当于皇帝,生活待遇与皇帝完全相同。 1级:“婕妤”,职称相当于“宰相”,职位与皇帝的兄弟“亲王”级相同。 2级:“经娥”,职称相当于“上卿”,职位与皇帝的亲戚“列候”级相同。 3级:“容华”,职称相当于“副宰相”,“中2千石”(1石为十斗,1斗约十点4公升)。职位相当皇帝的亲戚“关中候”级相同。 4级:“充衣”,职称相当于“部长”,“真2千石”。职位相当“文官”1品。 5级:“美人”,职称相当于“州长”,“2千石”。职位相当“文官”2品。 6级:“良人”,职称相当于“州长”,“千石”。职位相当“文官”3品。 7级:“8子”,职称相当于“州长”,“千石”。职位相当“文官”4品。 8级:“7子”,职称相当于“副州长”,“8百石”。职位相当“文官”5品。 9级:“长使”,职称相当于“副州长”,“8百石”。职位相当“文官”6品。 十级:“少使”,职称相当于“县长”,“6百石”。职位相当“文官”7品。 看看,古代女人只要有了美貌,被皇帝看中,那怕是授予最低的级别,也与当时的7品县官相当了。这样的待遇,对于女人来说,也许是借风上青天的合适的荣耀;然而,对于失意读书男人来说,也许是致命的伤心不如女儿身的荣辱打击。历史记载,西汉十1级后宫女人等级,执行了7十年之久。汉王朝后宫女人最高峰时,曾经达到两万多名。所以,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平常老百姓走路时,1不小心,就会碰上1位可以称之为“处长”“厅长”级的人物,是不奇怪的。因为,此类级别的人儿,古来有之。 到了西汉第十1任皇帝时,西汉国力大增,盛世百状。皇帝后宫女人数量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比汉武皇帝时期增加了整整1倍,宫中女人数量为4万多人。为了适应如此宏大的女人数量,这新皇帝又增加了多如牛毛的女人级别。 超级“皇后”的后面新增加1级“昭仪”,享受原1级“婕妤”的待遇。原1级至十级者,1概顺降1级。这样,原十级“少使”变成了“十1级”,她的职称就不是“县长”级了,只是文官最末级了,粮食也少了,由”6百石”变成了“4百石”。有趣的是,后面新增加的几个级别所使用的概念,竟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现代社会里某类国营企业工资制度差不多了。 十2级:“5常”,十2级以下就没有职称了,只有粮食“3百石”。 十3级:“顺常”,“2百石”。 十4级1等:“舞涓”,“百石”。 十4级2等:“共和”,“百石”。 十4级3等:“娱灵”,“百石”。 十4级4等:“保林”,“百石”。 十4级5等:“良娣”,“百石”。 十4级6等:“夜香”,“百石”。(相当1点4万公升粮食) 十5级1等:“上家人子”,“斗食”,1斗粮食。 十5级2等:“中家人子”,“斗食”。 看到这里,我笑了:从这些后宫女人级等名称上看,这西汉男人皇帝也许开始喜欢歌舞娱乐类的女性明星了。至于什么是“上家人子”“中家人子”,我就有些费解了。 当然,皇后也有具体的的待遇标准的:“汤沐邑3十县”的税收。西汉皇帝后宫4万多女人们待遇与日常开支,应该是多么大的1笔天文数目啊。可想而知,这西汉王朝的富足程度了。可是,好景不长,东汉刘秀皇帝上台时,国家经济疲软,皇帝后宫女人们也大大地减少了:除了超级“皇后”之外,只保留着“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大家”5个女人级别了。这是后话。 从古代人所谓的某“级”某“等”的等级构思中,我看见了现代人的困惑:上世纪6十,7十年代的通信行业中,执行的全国统1的8级工资制,其中就有“7级1等”,“8级2等”等工资级别。真是有趣:原来此起彼伏还是借用两千多年前古代皇帝后宫女人享受的待遇思路。还有,现在许多所谓著名的现代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只是在某级差与某等级之间,增多减少,有几人终究走出了数千年前古代人老祖宗设计的圈套。有趣。

古代后宫的礼仪有哪些??



3、古代后宫的礼仪有哪些??

古代礼仪常识称呼礼仪



4、古代礼仪常识称呼礼仪

称谓,也叫称呼,属于道德范畴。大家的祖先使用称谓十分讲究,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在使用称谓时无不入幽探微,丝毫必辨。现在的现代礼仪,虽不必泥古,但也不可全部推翻重来,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表现出新1代礼貌称谓的新风貌。 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与人。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中的1种基本礼貌。称谓要表现尊敬、亲切和文雅,使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因素。 符合身份称谓 当清楚对方身份时,既可以对方的职务相称,也可以对方的身份相称;当不清楚对方身份时,可采用以性别相称“某先生”、“某女士”或“XX老师”,亦不失为1个权宜之计。 符合年龄称谓 当称呼年长者时,务必要恭敬,不应直呼其名,也不可以直接呼“老张”、“老王”等,尤其是年龄相差较大隔代人之间,更不可以直接呼“老张”、“老王”等;“老张”、“老王”只能是1种称谓,不应当是称呼;可以将“老”字与其姓相倒置,如“张老”、“王老”,或“王老先生”、“张老先生”或姓+职务(或职称等),如“李主任”、“刘总”、“杨工”、“罗老师”、“陈师傅”等等;总之,要有尊敬长者之意。 当称呼同辈的人时,可称呼其姓名,有时甚至可以去姓称名,但要态度诚恳、表情自然,体现出真诚;当称呼年轻人时,可在其姓前加“小”字相称,如“小张”、“小李”,或直呼其姓名,但要注意谦和、慈爱,表达出对年轻人的喜爱和关心。 1定要注意称呼与称谓之间的区别。比如“爸爸”“妈妈”是称呼,“父亲”、“母亲”、“家父”、“家母”是称谓,不可以混为1谈。 类别 姓名称谓 姓名,即1个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称谓是使用比较普遍的1种称呼形式。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全姓名称谓,即直呼其姓和名。如:“李大伟”、“刘建华”等。全姓名称谓有1种庄严感、严肃感,1般用于学校、部队或其他等郑重场合。1般地说,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指名道姓地称呼对方是不礼貌的,甚至是粗鲁的。 名字称谓,即省去姓氏,只呼其名字,如“大伟”、“建华”等,这样称呼显得既礼貌又亲切,运用场合比较广泛。 姓氏加修饰称谓,即在姓之前加1修饰字。如“老李”“小刘”“大陈”等,这种称呼亲切、真挚。1般用于在1起工作、劳动和生活中相互比较熟悉的同志之间。 过去的人除了姓名之。

关于中国古代史生活常识



5、关于中国古代史生活常识

中国古代史常识之1

1、姓和氏有什么区别?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说文》),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1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同1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这1时期,实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因而姓还起着“别婚姻”的作用。我国最早从女而成的原姓十几个,如姚、姜、姬、姒等,它们往往表示某1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图腾。 由于人口不断地繁殖,1个氏族发展到1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1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姓、氏则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以别贵贱”,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命氏之法主要有: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职官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会产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因而在贵族女子称谓中则著之以姓,因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个氏族,起到“别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姓氏制度也出现混乱,姓氏逐渐混同。到两汉时,姓已基本确立,与现在通用的姓大体相仿了。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发生。

2、古人是怎样取名的? 随着语言文字和文化观念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人取名也越来越复杂,既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号”。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故又称“表字”。“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表明他们开始受到尊重。1般名、字多由父母长辈所取,其中多表达长辈对子女的期望。如关羽,字云长,意为“展翅入云”;赵云,字子龙,取“云从龙”之意。“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以寄托或标榜自己的某种情操和旨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以1万卷书、1千卷古金石文、1张琴、1局棋、1壶酒加上他本人1老翁共6个“1”取号为“61居士”,以表示自己鄙视利禄;南宋画家郑思肖在宋亡后自号“所南”,以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往往有自己的别号,宋代以后,取别号之风尤盛。 古人对取“名”、“字”比较重视。有的古人名、字涵义相近或相辅,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岳飞,字鹏举。有的古人名、字取自古书上的名句或成语,例如曹操,字孟德,出《荀子》“夫是之谓德操”句。有的古人名、字互为反义,例如曾点,字皙。(点,黑也;皙,白也。)有的古人还有“小字”,即乳名,例如曹操被称为阿瞒,刘禅被称为阿斗,都是乳名。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字中加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长幼,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示同辈关系。 同样,古人在名、字、号的用法上也很有讲究。名1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在尊称、下对上称呼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时直呼其名,是1种很不礼貌的做法。

3、古人在交往中,称呼方面应遵循怎样的规矩? 古人1向重视礼仪,因而在日常交往中的自称和相互称呼方面,形成1套较严格的规矩。 1般来说,在相互交谈或书信往来中,凡提到自己的则用谦称或卑称。在古人的自我谦称中,使用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鄙人”,即自谦为见识浅陋之人;“不才”、“不佞”,即自谦为无才能之人;“不敏”,即不聪明之自称;“不肖”,即自谦为不贤之人。此外,1般男子自称“臣”、“仆”,女子自称“妾”、“奴”、“奴家”,年轻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学生”、“晚生”、“后学”,老百姓在官吏面前自称“小人”、“小民”等等,都是常见的自谦之词。即使是地位尊显的帝王和诸侯也有谦称,1般自称“孤”、“寡”。只是后来,“孤家寡人”渐渐成为帝王的专门自称。 与此不同的是,古人在相互称呼对方时,往往使用尊称。古时常用的尊称有:“父”、“子”、“长者”、“先生”、“公”、“君”、“足下”等等,对象不同,使用的尊称也会有所不同。“父”,是对年长男子的尊称,如仲尼父、伯禽父;“子”,多用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如孔子、孟子;也有的在字的前面加“子”,如子产(公孙侨)、子贡(端木赐);“长者”,1般用来对有德行之人的尊称,1些古代名人如伍子胥、信陵君等,都被人称为“长者”。“先生”,古人对师长、老人、有德行者均称“先生”。至于“公”、“君”和“足下”,它们运用范围很广泛。在古代官场中,还有1些专用的尊称,如君称臣作“卿”、“爱卿”,臣称君作“陛下”。另外,人的字、号,也属尊称,但只能用于特指的个人。

4、什么是避讳? 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 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才日趋完备。避讳在社会上存在“国讳”、“家讳”和“‘圣人’讳”3种。“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否则,1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家讳”指避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圣人’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此外,还存在1种“宪讳”,它是封建官场的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 封建社会避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来代替。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口”,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充”。“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1笔不写,如将孔子的名讳“丘”缺笔作“”。此外,还1种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汉语有平、上、去、入4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3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1字而4声皆讳的情况。 由于避讳,甚至把别人的名和姓也改了。汉文帝名恒,春秋时的田恒就被改为田常;汉景帝名启,微子启则被改称微子开;汉武帝名彻,蒯彻则被改称蒯通;刘知几著《史通》,后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竟然刘知几改称刘子玄(子玄是刘知几的字)。

藏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6、藏族文明礼仪常识有哪些?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1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各地通往拉萨的大道上,人们不时地见到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1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3步1磕,直至拉萨朝佛。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于行进中磕长头,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6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1边念6字真言,1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1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1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3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6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还有1种为原地磕长头,于殿堂之内或外围,教徒们与信徒们身前铺1毯,原地不断磕长头,只是不行步,余者与行进中的磕长头1样,或还愿,或祈求保佑,赐福免灾因不同心理意愿,而犹入无人之境;教徒们认为在修行中,1个人至少要磕1万次。叩头时赤脚,这样才表示虔诚。还有1种是围绕着寺庙,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亦是3步1磕,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向前叩进,亦为3步1磕,口诵6字真言。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1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1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1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哈达”是1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上品“哈达”织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哈达的质料,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人们并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主人的1片良好祝愿就行了。哈达的长短不1,长者1至2丈,短者3至5尺。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1般是白色的。此外,还有5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5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5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5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1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1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特别有趣的是,藏民出门时也随身带上几条哈达,以备在途中遇到久别的亲戚、朋友时使用。“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1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有1种说法,说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路过西藏,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献帛,古代汉族以帛为贽,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这样1来,藏族部落就以为这是1种表示友好、祝福的礼节,而月是从中原兴盛之大邦传来的大礼节,所以就1直沿用至今。还有1种说法,说是古代西藏法王8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西藏的,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1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敬酒茶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左手举杯,右手无名指伸进杯子,轻蘸1下,朝天1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2下、第3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传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青稞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在喝酒时,藏族人民的约定风俗是:先喝1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2口,再斟满,接着喝第3口,然后再斟满。往后,就得把满杯酒1口喝干了。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主人的酒酿得好。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敬语和称谓藏族非常注意使用敬语,这种风气拉萨人更为讲究。在拉萨甚至整个西藏,每句话都有3种讲法,1是普通话,1是敬语,1是最敬语。无论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是这样。地位相同的人相互用敬语,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也用敬语,对地位悬殊的人用最敬语。不会敬语的人被认为缺少教养,而敬语用错了,便会闹出笑话。藏族人非常重视称谓,称谓不准确,往往被认为不懂礼貌。在对方名字后面加1“拉”字,表示尊敬。例如称格桑为“格桑拉”,扎西为“扎西拉”;教师称为“格拉”,厨师称为“玛青拉”等等。藏族人的誓言重盟誓是藏族人的传统,《旧唐书?吐善传》记载着吐善赞普盟誓的情况:“与其臣下1小盟,刑羊、狗、弥猴,先斩其足而杀之,继裂其肠,而屠之,令巫者告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之神云:“若心迁变,怀奸反复,神明鉴之,同于羊?今日藏人仍然非常看重誓言。发誓分口誓、手誓两种。口誓用语言表达,手誓则以手势或器物相辅助。在西藏,凡是结交朋友、证明自己的清白、决心保守秘密、决心遵守诺言、调解纠纷和表示忠于某1信念时常用发誓来表示。藏人口誓1般是:“贡交松”凭3宝起誓;“乔日仑布”凭释边牟尼起誓;“布达拉官泽佐”请布达拉作证;“丹玛泽佐”请保护神作证。此外,还有凭地方神和依估神起誓的;有凭母亲和儿女起誓的。这后1种誓言很重,因为是把自己的亲人押在誓言上,如果背誓,等于害了自己至亲的人。手势则比较复杂,常常通过宗教仪式来实现,例如将经书顶在头上发誓,跪在菩萨、本尊或活佛面前发誓等等。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