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安全小常识有哪些,冬季保暖小常识有哪些呢?

户外安全小常识有哪些



1、户外安全小常识有哪些

户外活动好处多,既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体质,又可以跟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参与户外活动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必须在进行活动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户外活动所带来的效果。

1、活动前的准备 大家都认为户外运动本身就是1个锻炼身体,感受户外生活,增长自己见识的过程,但是另1方面,由于户外活动某些的特殊性,导致了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1些无法预知的可能性,有些时候还会危及到个人的安全。

1、购买保险 任何户外运动都会存在1定风险,所以出行前必须购买意外伤亡等相关特种保险,能够给自己和家人1个保障。

2、制定方案 进行户外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那就当然上不了制定1份合适的方案了。因为将要去的地方也许你会不是很了解,包括当地的地形和交通。为了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提前制定好1份好的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以防进行过程中发生意外。

3、准备好装备 道格沃夫认为专业的户外装备对于户外运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穿着有护踝及鞋底有凹凸纹的防滑的登山徒步鞋。如有需要还可以选择携带登山杖,登山的时候不仅可以为你节省力气,还可以保护你的安全。穿着适合远足用的衣服和鞋袜,避免短衣短裤(建议快干衣、裤,在从林中也防止挂伤,在开阔地带可以做为短衣短裤)。戴好帽子,夏天遮阳,冬天保暖。 手机可说是最为快捷的求助工具了,但应注意其信号覆盖范围。在某些山岭间特别是山谷内,往往是没有信号的。(扎营时也应适当考虑)。如遇险情你应该到达离你最近的山顶或置高点。但是很多驴友会记得带手机,却忘记了让手机处于满电状态,如果遇到意外的时候手机没电也是挺严重的事情。建议还可以带些随身物品:例如小刀、指南针、水壶、打火机等都是必须的,并且物体所占的地方不大,但是在有需要的时候却是十分有用的。小提示:在山里(漂流、过河、潜水时)有时气候变化无常且湿气较重情况下,要注意对随身物品的防水保护,可以用塑料袋把手机等物品包装好。

2、活动途中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尊重领队的经验,依从其决定和指示,沿途设置统1标记物。 控制队伍行进速度,保持节奏,以免首尾脱节,首尾通过对讲机保持联系。不可以为了挑战自己或者好胜而冒险,不要进入草丛茂密的地方,不可以随便度过水流较快且水较深的河流,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冬季保暖小常识有哪些呢?



2、冬季保暖小常识有哪些呢?

天气越来越冷了,你需要掌握更多关于冬季保暖的小常识!单单靠多穿衣服是不能好好地御寒的,科学御寒的方法要知道。那么冬季保暖小常识有哪些呢?

1、多吃热量高的食物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1系列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气候使得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

2、晨起服热粥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1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糯米红枣粥、8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3、手套护手除了外出戴手套保暖外,在家洗碗洗衣服时最好也能戴上橡胶手套,1方面避免冷水刺激,另1方面也避免洗涤用品对手部皮肤的伤害。另外洗手的水温不宜过热,洗后趁手未干时涂上凡士林或护手霜保护皮肤。冬天易手发凉的朋友也不妨多做做“干洗手”的动作,即双手对搓,摩擦生热,促进血液循环而防寒。

4、吃含铁、钙的食物怕冷或与缺少钙、铁有关。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5、衣服选择保暖、舒适冬季穿衣要有1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羽绒服有1定的厚度,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都能给人带来适宜的衣服小气候。皮类服装几乎可以阻绝衣服内的空气对流,冬季外出时着皮装,保暖效果最佳。穿衣忌衣领过高过紧。衣领过紧会使颈部血管受到压迫,使输送到脑部和眼部的营养物质减少,进而影响视力,也会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容易导致颈椎病。

6、保暖从脚开始民间有1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7、暖气温度别太高空调、暖气温度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会让人感觉更寒冷。因此,室内温度最好设为18至20。冬天的气候偏于干燥,常向室内放些清水,既保持1定的空气湿度,又可使室内温度升高1到2。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居室顶部的气温比居室地面的温度高许多,而放些清水可促使房间顶部的热空气向地面流动,所以室内温度略有上升,感到房间的空气既温暖又清新。

8、头戴帽,不易寒头部由于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风寒。头部1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头部,戴帽子很重要,并且最好能捂住耳朵。另外,头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头皮,加快血液循环,也能保持头部暖和。头部散热占身体散热的30%。最好选择可覆盖耳朵的帽子,因为耳朵虽薄,但表面积大,更易散热。另外,冬季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戴上手套,甩动双臂,这样可活动臂膀肌肉,使得身体发热。

9、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气温骤降后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1

0、妙用暖色暖人心在冬季巧妙地运用暖色装饰房间,如用粉色做窗帘,将淡蓝色的地毯换成红色的,把日光灯撤去换上白炽灯泡,将墙上的雪景照片换为满园的装饰画,摆放1些以暖色为主的花卉等,可让人1进屋,便感到迎面而来的是1股热烈、欢快的暖潮,身心皆暖。玻璃的导热系数较大,有许多热量透过玻璃传到室外而白白浪费。如果在封上窗户缝的同时,将透明的塑料薄膜钉在室外的窗框上,那么因增加新的空气隔热层,既不致室内昏暗,又可使室温提高3-5。1

1、选对袜子很重要年轻女孩喜欢色彩斑斓、花纹多变、图案可爱的袜子,看起来连双脚都会变得萌萌哒!不过,袜子要能御寒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对于容易手足冰凉的女性来说,选对袜子很重要。羊毛衣服御寒好,穿袜子是不是也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专家说,羊毛虽然保暖性能好,但吸汗效果不佳,不仅容易滋生细菌,还可能生水泡。双脚最喜欢干燥温暖的环境,所以保暖吸汗的纯棉质地是最佳选择。(文字来源:养生之道网)。

爬山小常识有哪些?



3、爬山小常识有哪些?

1、要准备好装备,1双登山鞋,鞋底沟纹深1些,免得打滑;最好高帮的,可以护住脚踝,下雨、下雪不会湿到里面。鲜艳好洗的衣服,山里树密,很容易掉队,衣服鲜艳容易发现。最好准备1根登山杖,下山时身体前倾,容易摔倒,下雨、下雪山路湿滑有杖支撑保险系数高多了。

2、1定多带水,装些巧克力备用。带1些常用药:创可贴、风油精、速效救心等。登山中不要喝水吃东西,爬山时心脏负担重,供血不足。如果此时吃东西、喝水,1部分血液要流到胃里,心脏供血更少,人会因缺血而心慌头晕。

3、记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山上很美,景色宜人,如果看景要停住脚步。因为山路大都狭窄,石头树藤很多,容易出事。若扭脚受伤,救护和行走都很困难。

4、登山时不要着急,最忌快走,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速度要慢,1步1步适应,慢慢调整呼吸。不要往上看,1看山顶还那么远,容易泄气,脚更没劲了。其实大家体力都差不多,只是有人耐力更好。刚开始不要爬得太高,半个小时左右就休息。

5、 呼吸:采用爬山减肥方法就需要掌握1定的技巧,比如说呼吸,在整个爬山过程中都要按照1定的呼吸频率。1般情况下心率要保持在1分钟120-140次数为宜,然后再逐渐加大强度,不能突然加快脚步或者做拼命的冲刺,这样会导致呼吸频率的改变,引起身体不适。

6、省力:爬山减肥还需要掌握省力的技巧,最省力的方法是上山时最好重心前倾,可以节省1/3左右的体力,下山时走Z字形,可以保护膝关节少受冲击,同时也可以节省体力。

养生之道(有关茶艺和登山的小常识)



4、养生之道(有关茶艺和登山的小常识)

茶艺,萌芽于唐,发皇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1系统。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1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1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1种高雅的情致。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1,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1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中国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当你来到宝岛台湾,可能在1条老街中的寺庙内,看见叁叁两两的老者,悠闲地围坐在1个拳头大小而古可喜的茶壶旁,人手1杯,边谈边饮,那就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茶。你也可能在台北大都会繁忙的街道上,看见挂有茶字招牌的茶艺馆,迎面1阵天然的茶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有兴致驻足品 1番,还会有专人为你示范如何泡1壶简单易学的功夫茶。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1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饮茶习惯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唐朝中叶,1位早年出家后来又还俗的和尚--陆羽,总结前人与当时的经验,完成了全世界第1本有关茶叶的著作--「茶经」后,饮茶风气很快吹遍中国大江南北,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嗜茶;甚至于中国附近的各民族,如高丽、日本、东南亚各国,都学习了这个风尚。而在十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更首次将中国的茶输入欧洲,到了十7世纪中叶,在英国贵族社会中,「饮茶」已成为1种时尚风范。在中国,「茶」因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两种发音方式,在北方发音为 CHA,在南方发音为 TEE;因此由中国北方输入茶的国家,如土耳其的发音是HAY,俄国是 CHAI,日本是 CHA; 而由中国南方经海线输入茶的国家,其发音则不相同,如西班牙的发音是 TE,德国的是 TEE,而英国则是 TEA。 刚经过阳光曝晒的茶叶 茶叶是摘取茶树嫩叶制造而成的,因为制造的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种类和名称。制法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的结果,茶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愈多,颜色愈红;而香气也会因发酵的多寡,从叶香变为花香、熟果香或麦芽糖香。不发酵茶称为绿茶,泡出来的茶汤是碧绿或绿中带黄色,具有新鲜蔬菜的香气,例如龙井、碧螺春等;全发酵茶称为红茶,泡出来的茶汤是朱红色的,具有麦芽糖的香气;而半发酵的茶,也就是乌龙茶。乌龙茶是中国的特点。 色茶,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地是中国台湾省。乌龙茶又可分为轻发酵、中发酵及重发酵叁类,轻发酵如包种茶(清茶),以高香、清雅,汤色金黄为其特色;中发酵如铁观音、水仙、冻顶等,汤色为褐色,饮来老成持重,较偏重「喉韵」;而重发酵如白毫乌龙,汤色呈橘红色,具熟果香。 要想泡好1壶功夫茶,须注意水质、水温、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摄氏 100 度冲泡为宜; 但绿茶类及轻发酵茶类则不宜过高,通常不宜超过 90 度;「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4分之1到4分之叁均有可能。泡后约1分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于「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于判辨汤色。 「喝茶」,在台湾已是1种普遍的休闲活动。 爱饮茶的人,也1定喜好把玩茶壶,现今台湾1般家庭中,多流行以小壶泡茶法(功夫茶),这是从十6世纪末明朝神宗时代所流传下来的1种习惯,已有4百年的历史。用小茶壶泡茶,茶味特别。甘醇芳香,明清时代以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壶最有名,凡出于名家的作品,4方争购,价比黄金,而现在台湾的陶艺家们,不仅制作精美的紫砂陶壶,并且另外发展出许多改良式的创意壶,为各方所喜爱,而「藏壶」或「养壶」在台湾已成为1种高雅的风气。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1个常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料。 在台湾,茶是经济作物,也是输出国外赚取外汇的农产品;各地的茶行、茶 为使茶艺普及,推动甚力,而许多内部陈设古典高雅的茶艺馆也纷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各茶区也定期性举行评茶比赛活动,吸引茶农、茶商、品茗人士前往,1经入选,茶价倍增,使得茶艺活动,呈现出1股朝气,因而饮茶的风尚,在台湾已成为1种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这种崇尚自然,无拘无束的茶艺精神,就如同中国传统的人情味1般--醇厚温馨。 【茶艺的形成原因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园有方翡,香茗”记载,我国人工栽培利用茶树已有3千多年历史。在这悠入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1部分。人们常说:“早晨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人们首先把其当成饮料,用茶的自然功能,用以清神益智、助消化等。另外茶的又1重要功能是精神方面的。人们在饮茶过程中讲求的享受,对水、茶、器具、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在各种茶事活动中去协调人际关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沟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会友。茶本身存在着1种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到精神,从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到成为人际关系的媒介,逐渐形成传统东方文化1朵奇葩--中国茶文化。茶的特殊自然功能使茶文化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占有其重要的1席之地。 在中国古代,文人用茶以激发文思;道家用以修心养性;佛家用以解睡助禅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人们在精神层次上感受到了1种美的熏陶。在品茶过程中,人们与自然山水结为1体,接受大地的雨露;调和人间的纷解;求得明心见性回归自然的特殊情趣。所以品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渲染衬托不同的主题思想,庄严华贵的宫廷完好;修身养性的禅师茶;淡雅风采的文土茶,都有不同的品茗环境。对于再现生活品茶艺表演,不同类型的茶艺要求有不同风格的背景。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致,通过背景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茶艺术魅力。在茶文化的挖掘研究中,何种形式的环境适合茶艺表演尚有必要探讨。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 【茶艺和茶艺背景的基本含义】 1.茶艺 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1。 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1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1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1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1,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 第2,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3,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4,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1个重要因素。 第5,悟道。道是指1种修行,1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1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2.茶艺背景 广义上是指整个茶文化背景;狭义上指的是品茶场所的布景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品茗作为1门艺术,要求品茶技艺、礼节、环境等讲究协调,不同的品茶方法和环境都要有和谐的美学意境。闹市中吟咏自斟,不显风雅;书斋中焚香啜饮,唱些俚俗之曲更不相宜。茶艺与茶艺背景风格的统1,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所以在茶艺背景的选择创造中,应根据不同的茶艺风格,设计出适合要求的背景来。 【如何来理解茶艺 】 第1,简单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第2,茶艺是1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1种积极的方式。 第3,茶艺是1种舞台艺术。要展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编排,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第4,茶艺是1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1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第5,茶艺是1种文化。茶艺在融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华茶文化。 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饮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扩展艺术领域。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4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茶艺,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 【学习茶艺用具及其使用方法】 在开始学习茶的阶段,我们所需要准备的基本器具有:煮水壶(随手泡)1只、茶道组合1组、茶海(茶船)1个、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4~6人量紫砂壶1把、公道杯1只、小品闻香饮杯若干套(包括品杯和闻杯)、大盖碗若干(陶瓷紫砂随意)、新茶巾(小毛巾)1条、还有就是对茶艺的好奇心1颗了。 有了这些我们可以从中组合出大部茶艺需要的用具,如‘绿茶茶艺’‘红茶茶艺’‘乌龙茶艺’‘花茶茶艺’‘普洱茶艺’等。 茶道组合分别是什么? 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夹或者茶镊;形状如勺子的称呼为茶勺或者茶则;形状是1个环形的斗称呼为茶斗或茶漏;形状为1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形象为1扁平弯头木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 水壶和这些用具的功能分别都是什么呢 煮水壶是为了方便我们在泡茶时容易掌握水温而泡出可口的茶;茶道6件的作用:茶夹是为了在洗涤、回收茶杯时候方便夹取,同时也可以夹取1些大块的茶(如普洱等);茶勺是为了在将茶叶放置入茶杯(茶壶)时候能方便、卫生;茶斗(茶漏)是为了在茶壶口较小的情况下扩大茶壶的壶口使得茶叶能干净的、容易的进入;茶针的作用是在壶嘴被堵时能疏通虎嘴;茶刮的作用是帮助清理出壶内的茶渣;茶瓶(茶筒)则是用来收纳上述5件用具的。 【茶文化简史】

1、 汉魏两晋南北朝--茶文化的酝酿 茶是因作为饮料而驰名的,茶文化实质上是饮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文化的产生是在茶被用作饮用之后,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1)饮茶的起源和发展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1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 饮茶始于西汉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3国说、魏晋说。 (2)茶与宗教结缘 汉魏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却睡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3)茶艺萌芽 茶艺是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程序和技艺。杜育的《荈赋》挹彼清流”,择取岷江中的清水;选器:“器择陶简,出自东隅”,茶具选用产自东隅(今浙江上虞1带)的瓷器;煎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 。”煎好的茶汤,汤华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灿烂;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用匏瓢酌分茶汤。荈赋》所描述的,是中华茶艺的雏形,且茶艺发源于巴蜀。

2、隋唐5代时期--茶文化的第1个高峰 (1) 饮茶习俗的形成 陆羽《茶经•6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1带最为盛行,把茶当作家常饮料,形成“比屋之饮。” 陆羽《茶经》初稿约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茶经》的流行,进1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形成。中国人饮茶习俗形成于中唐。 (2) 名茶初兴 唐代名茶,首推蒙顶茶,其次为湖、常2州的紫笋茶,其它则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碧涧明月、方山露芽、邕湖含膏、西山白露、霍山黄芽、祁门方茶、渠江薄片、蕲门团黄、丫山横纹、天柱茶、小江团、鸠坑茶、骑火茶、婺州东白、茱萸寮等。

3、宋元时期--茶文化的第2个高峰 饮茶的普及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6“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7件事”之1。 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祁门工夫红茶茶艺 主要用具:瓷质茶壶、茶杯(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好),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茶具在表演台上摆放好后,即可进行祁门工夫红茶表演。 (1)“宝光”初现 祁门工夫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国际通用红茶的名称为“Black tea”,即因红茶干茶的乌黑色泽而来。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工夫红茶。 (2)清泉初沸 热水壶中用来冲泡的泉水经加热,微沸,壶中上浮的水泡,仿佛“蟹眼”已生。 (3)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 (4)“王子”入宫 用茶匙将茶荷或赏茶盘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祁门工夫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 (5)悬壶高冲 这是冲泡红茶的关键。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刚才初沸的水,此时已是“蟹眼已过鱼眼生”,正好用于冲泡。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6)分杯敬客 用循环斟茶法,将壶中之茶均匀的分入每1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1致。 (7)喜闻幽香 1杯茶到手,先要闻香。祁门工夫红茶是世界公认的3大高香茶之1,其香浓郁高长,又有“茶中英豪”、“群芳最”之誉。香气甜润中蕴藏着1股兰花之香。 (8)观赏汤色 红茶的红色,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祁门工夫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1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再观叶底,嫩软红亮。 (9)品味鲜爽 闻香观色后即可缓啜品饮。祁门工夫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与红碎茶浓强的刺激性口感有所不同。滋味醇厚,回味绵长。 (十)再赏余韵 1泡之后,可再冲泡第2泡茶。 (十1)3品得趣 红茶通常可冲泡3次,3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十2)收杯谢客 红茶性情温和,收敛性差,易于交融,因此通常用之调饮。祁门工夫红茶同样适于调饮。然清饮更难领略祁门工夫红茶先特殊的“祁门香”香气,领略其独特的内质、隽永的回味、明艳的汤色。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1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台式乌龙茶艺 主要茶具:紫砂茶壶、茶盅、品茗杯、闻香杯、茶盘、杯托、电茶壶、置茶用具、茶巾等。 主要茶品: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茶。 1.摆具 将茶具11摆好,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闻香杯与品茗杯11对应,并列而立。电茶壶置于左手边。 2.赏茶 用茶匙将茶叶轻轻拨入茶荷内,供来宾欣赏。 3.温壶 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用左手拿起电茶壶,注满茶壶,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4.温杯 将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后,将闻香杯中的热水倒入品茗杯。同样用茶夹夹住品茗杯,旋转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涤方或茶盘。 5.投茶 将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投茶量为1/2至2/3壶。 6.洗茶 左手执电茶壶,将100摄氏度的沸水高冲入壶。盖上壶盖,淋去浮沫。立即将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闻香。 7.高冲 执电茶壶高冲沸水入壶,使茶叶在壶中尽量翻腾。第1泡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 闻香杯与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内,双手端起杯托,送至来宾面前,请客人品尝。 9.闻香 先闻杯中茶汤之香,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闻杯中的余香。 10.品茗 闻香之后可以观色品茗。品茗时分3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才能有所体会。 11.再次冲泡 第2次冲泡的手法与第1次同,只是时间要比第1泡增加15秒,以此类推,每冲泡1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优质乌龙茶内质好,如果冲泡手法得当,可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 自第2次冲泡起,奉茶可直接将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重复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 台式茶艺侧重于对茶叶本身、与茶相关事物的关注,以及用茶氛围的营造。欣赏茶叶的色与香及外形,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冲泡过程的艺术化与技艺的高超,使泡茶成为1种美的享受;此外对茶具欣赏与应用,对饮茶与自悟修身、与人相处的思索,对品茗环境的设计都包容在茶艺之中。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联,将品饮与人性修养相融合,形成了亲切自然的品茗形式,这种形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日本茶艺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本席”、“茶席”,为举行茶道的场所。日本的茶室1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茶室面积1般以置放4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平方米。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前、炉踏达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地炉和各式木窗,1侧布“水屋”,供备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种视4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于中国功夫茶具。其基本茶具与潮州功夫茶具1样也分4大件:凉炉,煮水用的风炉;茶釜,煮水用的铁制的有盖大钵;汤瓶,泡茶用的带柄有嘴罐,称“急须”;茶碗,盛茶汤用的瓷碗。 另外,还有研磨茶叶的“茶磨”、夹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篮”;清洁茶具用的“水翻”;装香用的“香盒”;沏茶时用于搅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制“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叶末的“茶罐”;用3根大鸟羽毛制成、用于拂尘的“羽帚”;盛炭的“炭斗”;盛炉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和物”(日本)与唐物(中国)、高丽物(朝鲜)之区别。

月中旬单位组织避暑藏山游,讲讲登山小常识。



5、月中旬单位组织避暑藏山游,讲讲登山小常识。

1、行前预先规划旅游路线,充分了解交通路况,进入山区应注意塌方落石与路肩塌陷。   

2、自行开车进山旅游,须事先做好车辆保养,并留意旅途沿线的加油站、修理厂、医院等位置。

3、登山前应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随时携带药物;有高山反应及身体不适者,勿免强上山。   

4、登山前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要轻装上山,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造成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借助拐杖要注意选择长短、轻重合适与结实。

5、行前应注意气象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给兜跑;雪天在山上走路更要注意防滑。   

6、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更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   

7、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水域游泳及戏水;注意并依照警告、禁止标志的规定进行旅游。   

8、上山要注意林区防火,观光沿途不能吸烟。   

9、爱护自然环境,不破坏景观资源;维护风景区环境整洁,不任意丢弃垃圾。   1

0、注意保管好自己钱物,防止丢失及被窃,尤其是照相机等常用之物更要注意别丢落,特别是在换胶卷时勿将胶卷落下。

舞蹈小常识.登山步萱萱教学



6、舞蹈小常识.登山步萱萱教学

两腿交替做有弹性的1弯1直的动作.记住腿1定要有弹性,左腿弯时(脚后跟离地)右腿必直,右腿弯时(脚后跟离地)左腿必直,动作要快,1.可原地做该动作.2.可前进做该动作.3.可后退做该动作.4.可左右横向走做该动作.不难的,多练,多捉摸,1定会跳的。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