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地理文化泰国有哪些历史故事和常识,关于开封的文化常识

泰国的地理文化泰国有哪些历史故事和常识


1、泰国的地理文化泰国有哪些历史故事和常识



1、泰国的地理文化: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接壤,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泰国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分为热、雨、旱3季。 年均气温24~30℃。 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 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达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是雨季。 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中国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1般在20~35个左右。
2、泰国的历史故事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1的国家。 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泰国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国历史上第1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的都城,素可泰在泰语中意为“幸福的黎明”,原来只是柬埔寨吴哥王朝下辖的1个城市;后来当地泰族人起义,夺城掠地,在这里创建起泰国的开国王朝。 历史记载,素可泰王朝时期的泰国繁荣昌盛,疆域远远超过现版图,尤其是兰甘杏大帝在位时首创泰国文字和暹罗最早的宋加洛陶瓷业,开创了泰国历史的新纪元。 南宋末年,宰相陈宜中兵败走占城,以后又转避暹逻,终老暹地。 1350年,泰国乌同王建立大城府,东西方各国使臣都前来拜访,各国商人也纷纷来此经商,大城府1片繁荣景象。 但后来缅甸好战,入侵泰国,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767年,大城府被缅甸军队攻破,1直饱受缅甸所带来的摧残,直至缅甸军队撤离泰国。 泰国重新走向兴旺发达之后,定都吞武里,后来又迁都曼谷。 大城府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但是在那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遗迹和故事。 当年沦陷的古城如今已成为泰国最重要的旅游地点之1。
3、泰国常识
1、在曼谷,国王和王室成员是非常受人尊重的,泰国法律有对王室不敬罪的处罚条例,即使外国人也不可触犯。 不要随便谈论或议论王室。 遇有王室成员出席的场合,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动作,跟着照做。
2、人们视头部为神圣之地,因此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头部。 如果你无意中碰及他人的头部,应立即诚恳地道歉。 特别忌讳外人抚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头部,小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僧侣和自己的父母抚摸。
3、公众场合不要做出过于亲昵的举动,如拥抱、亲吻等。 仅在某些海滩允许裸体晒日光浴。
4、避免使用暴力和粗鲁的语言,遇事要克制忍耐——这也是泰国人“乐天安命”的处世态度。
5、人们不用红笔签名。 因为泰国人死后要用红笔在棺材口写上其姓氏。
6、泰历每年12月15日要举行水灯节,在观看水灯时1定要注意,无论那水灯多么精致美丽,都绝对不能拣起来。
7、进入寺庙要脱鞋,服装应整齐、端庄,不能穿背心、短裤进入。 女性避免碰触僧侣,如奉献财物,可请男士代劳,或直接放在桌上即可。 扩展资料: 泰王国是1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 泰国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跻身成为“亚洲4小虎”之1,但于“98经济危机”中受重大挫折,之后陷入衰退和停滞。 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1。 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是经济的主要部门。 泰国是亚洲唯1的粮食净出口国,世界5大农产品出口国之1。 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



2、关于开封的文化常识




3、旅游管理常识




4、文明出境旅游小常识




5、语文基础常识有哪些?


文史常识是1国基本的文化常识,而常识是非常基础的知识。近年来出现了公众人物误称 “令尊”为“家父”,将“罄竹难书”用来赞赏好人好事等1些令人咋舌的公共文化事件,甚至有人将国外文献中提到的孟子翻译成中文的“孟休斯”,这些都表明我们对自己的基本的文化常识非常匮乏。这还不仅仅是在公众人物的范围,对大众来说,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从实用性上来看,1些文史常识在我们生活当中并没有消失,仍具有积极的文化生命力,仍然为1般大众所知悉。可以从3个方面区分:1是我们的文字表达,比如我们仍经常用“不刊之论”来形容很难得的见解;2是风俗习惯,比如我们过端午节会跟屈原联系起来;3是历史遗迹,即我们很多的文化遗迹、旅游景观作为文化活化石,会使我们追溯其历史渊源。扩展资料:


学习文化常识可以从阅读入手的话,面对丰富的传统,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入手:其1,可以挑选《弟子规》、《3字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千家诗》、《声律启蒙》这类古人发蒙的读物2至3种。这些读物大多浅显易懂,易于记诵,尤其适合小孩。其中《幼学琼林》最好,几乎是传统文史常识的大荟萃。其2,想要涉猎更深1点的,唐诗宋词可背100到200首,《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可以借助译注反复通读。《诗经》有助于我们得到文化源头的滋润。而唐朝是中国最鼎盛的社会时期之1,其文化在唐诗中得到高度凝结。熟诵能得到其文气脉络。宋词则具有了部分现代的气息,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探讨极富启发性。这些诗词的基础能使我们的文化个性富有自由、灵活、隽永的精神。《论语》是我们文化的本根之1,最好能背。其3,如果立意于深探国学要义,则《易经》不可不细品,《尚书》、《礼记》、《春秋》不可不熟稔,大乘佛学经典要作深入研阅。其他如诸子中荀子体正用博,可以反复涵咏,韩非子、孙子也值得深入把玩。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学常识,频频出错为哪般。



6、云南省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常识


云南省历史: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1个省份,省会是昆明。历史上东亚多民族在此建立过各种辉煌的文明。


滇国时代


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돋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汉帝国时代


前221年,秦始皇统16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5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晋宁),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复扩建5尺道,更名为“西南夷道”。汉朝征服西南夷时,发现当地有来自“身毒”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在梵语中称为“Sindhu”。[1]。


爨氏政权时代


3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320年代,爨(Cuan)氏入滇,爨琛在昆川(今晋宁)称王,爨氏统治维持400年。


南北朝时,云南地在577年北周南征后,北周控制了云南为隋朝再次统1南北奠定了基础。


南诏国时代


大理崇圣寺3塔


唐朝时,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其他5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封为云南王。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902年,南诏国权臣郑买嗣夺位自立,改国号大长和。929年,赵善政灭大长和国,建立大天兴,次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天兴国,改国号大义宁。


大理国时代


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都城大理。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4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蒙古帝国与元帝国统治时代


1253年,忽必烈派蒙古军队征服大理国,1276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任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在云南开发重要的铜矿和银矿,产量占全国1半以上。直到清朝,云南是中国白银的主要产区。大批色目人及少量蒙古人移居云南,形成今天的云南回族和蒙古族。


明帝国时代


明洪武十4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率军队攻占云南,灭元朝梁王,次年改中庆路为云南府,并筑砖城,周长9里3分(约合今4443米),高2丈9尺2寸(约合今9米),设6门。此后,沐英负责镇守云南。在明代,陆续有大批汉族军民向云南移民,改变了云南的人口结构。 从明初到明末,云南人口由20余万增加到140余万[2]。随着大批汉族人口移民云南,使云南的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明朝末年,南明永历皇帝1度逃亡入滇,昆明称滇都,继续抗清。


清帝国时代


清世祖顺治十6年(1659年),派平西王吴3桂追捕永历。1662年,吴3桂从缅甸抓回永历皇帝,在昆明绞死。吴3桂驻守云南。1673年(康熙十2年),康熙决定削藩,吴3桂在昆明出兵反清。1681年(康熙2十年),清军攻破昆明,吴3桂之孙吴世璠自杀,3藩之乱失败。


晚清时期,英国征服缅甸,法国征服越南,两国势力对云南产生1定影响。边境地区开放了几处通商口岸:腾冲、蒙自、思茅。1910年,法国投资的'滇越铁路'(中国境内部分今名昆河铁路)通车,从此昆明可以通过越南转经海路,到达中国其他省份。同年,商办耀龙电灯公司引进德国水轮发电机2台共480千瓦,聘请德国工程师,在滇池惟1出水口螳螂川石龙坝,修建中国第1座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力发电站。


1909年,清朝实行新政,云南编立新军,成立陆军讲武堂。


平南苏丹国


1856年-1873年,云南回民以大理为中心建立了杜文秀穆斯林政权,几乎占领昆明城以外的云南全境。大理国苏丹杜文秀曾经数次围困昆明孤城。后来清廷镇压了各地回乱,战后,云南回族人口大量减少。


中华民国时代


1911年10月30日(重阳节),蔡锷、唐继尧率新军发动重9起义,脱离清朝。1912年4月,电站正式向昆明供电。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又在此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民国时期,滇军在云南形成割据局面,先后有唐继尧、龙云(1928年-1945年)、等统治云南。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付出极大代价的滇缅公路修通,成为中国与境外联系唯1的交通线。1942年有10多万中国远征军从云南进入缅甸配合英军与日军作战,日军击败英军,沿滇缅公路进至惠通桥,隔怒江与中国军队对峙2年。1938年-1946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办学,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


1960年代3线建设(将工厂搬到京广铁路以西、长城以南、韶关以北内陆地区)时期,修通了联系云南与内地的铁路,1966年贵昆铁路通车,1970年成昆铁路通车。


云南省文化(这方面太多,只能给你介绍本书)


《云南特色文化》作 者:杨寿川 主编,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省文化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级办公室组织 编写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5-1


云南省地理概况.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4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


云南是1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公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多米。云南是1个多山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


云南简称“滇”,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另1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古语云“1日长1丈,云南在天上”,她确实离天很近。300万年前1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地处海洋深处的谷地突兀而起,造出了1片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奇异高原。


“岭峦涌作千倾海,峰簇栽成万仞葱”。从海拔仅76米的镇南河口溯向高达6,740米的德钦梅里雪山卡格博峰,云贵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节律抬升着,恰是1座绿葱葱的9百里天梯。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1山分4季,十里不同天”,1省兼有寒、温、热3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有高等植物 15,000多种,动物 250多种类,鸟类总数达 766种,“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名成了云南的代称。


在这块神奇、美丽的红土地的怀抱中,聚居着 26个民族,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能歌善舞、朴实热情。各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流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昆明市概况:


昆明,云南省省会,具有两千4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3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 短、年平均气温15。c。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4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1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 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市域总面积约1556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8平方公里。总人口400万。全省26个民族在昆明都有居住。


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昆明市是1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1体的多功能的4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交通枢纽、通讯中心及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口岸。昆明机场是中国5大国际航空港之1,有飞往仰光、曼谷、新加坡等的6条国际航线、通往香港的1条地区航线及通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约40 条航线,以及省内的7条航线。现有昆明至成都、昆明至贵阳、昆明至河口等12条铁路干支线,还有昆明至 南宁,以及省内的广大铁路、昆玉铁路等。昆明的公路4通8达,有5000多公里的公路通往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


昆明气候特征:


气候情况:


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4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23月,花枝不断4时春”。


气候特征:


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


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1日4季”的特点。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


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1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1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冬季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出现阴冷天气,霜冻或降雪,严重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害。


5.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4月与5月,10月与11月降水量变化很大,5月份的降水量要比4月份多
2、3倍,10月份的降水量要比11月份多1倍以上。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