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生活中化学常识
1、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
1. 生活中化学小常识 生活中化学小常识 1.求化学小常识100条关于化学的生活小常识
1、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
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
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
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填空
1、构成物质的3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
2、生活中化学常识
1.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放置很久的红薯吃起来总是比新挖出土的甜,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直观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 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1是水分蒸发减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2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 因此,我们感到放置久的红薯比新挖出土的红薯要甜。 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 炒菜时,有的人喜欢把油烧得冒烟甚至快燃烧起来才放菜,特别是在使用植物油的时候,觉得又不烧“死”菜里就会有生油气。 须知这是1种不好懂得做法,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1种多环。
3、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有哪些?
(1)苏打粉,或称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在大批量生产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常常将小苏打溶于水之后拌入面中,小苏打受热后分解成碳酸钠、2氧化碳和水,2氧化碳和水蒸气溢出,可致食品更加蓬松,碳酸钠则残留在食品中。 (2)能使淀粉变成蓝黑色的物质是碘。 (3)熬骨头汤时加少量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 (4)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2恶英,悬浮于空气中。2恶英是1种严重的致癌物。 (5)运动场上,发令员使用的发令枪打响时,会产生1股白烟。
4、化学安全常识知识大全
1. 化学安全常识 化学安全常识 1.化工安全常识 1 化工分析工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 分析药品要分类存放,强氧化剂、低沸点易燃物,能相互发生激烈作用的药品要按最小包装量储存。药品库中不得超量,不得混放。 严禁将危险品大量存放在分析室内。试剂与分析所用的药品均需标明标签。 3 分析工取样要遵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注意遵守现场生产车间的有关安全规定。4 压缩气体钢瓶要妥善保管,分别存放,对氢气应 *** 储存,化验室不得超过两瓶,不得泄漏。 氢、氧钢瓶不得混放。液氧不得在室内倾倒,要在室外处理;并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5 液化石油气要妥善保管,供玻璃工专人使用。
5、生活中存在哪些化学小知识?
常常会有人觉得化学之类的知识都是高高悬浮在楼阁中的,是我们碰触不到、很难理解的。其实不是,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环境保护、能源与资源的利用、医药卫生与人体健康等与化学物质有着广泛的关系。生活中有许多化学常识需要我们去认识。
1、水果可以解酒 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酸类物质既能分解乙醇,又能刺激肠道,起收敛止泻作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同样的道理,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进而达到。
6、化学安全常识6防
1. 安全常识6防 安全常识6防 1.化学安全常识“6防”问题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_通风橱_中进行,要注意_尾气_吸收。 碎瓷片能够防止溶液暴沸,陶瓷是多孔隙的物质,为达到沸点的液体提供汽化中心,使达到沸点的液体稳定地汽化成气体,以防止暴沸现象。 先说成因:对过热液体继续加热,会骤然而剧烈地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暴沸”。或叫作“崩沸”。过热是亚稳状态。由于过热液体内部的涨落现象,某些地方具有足够高的能量的分子,可以彼此推开而形成极小的气泡。当过热的液体温度远高于沸点时,小气泡内的饱和蒸气压就比外界的压强高,于是气泡迅速增长而膨胀,以至由于破裂引起工业容器的爆炸。 液体之所以发生过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