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古汉语知识浅析,小学用到的古汉语知识

成语中的古汉语知识浅析



1、成语中的古汉语知识浅析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1般都有出处”

1、。《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的这1解释代表了现代人对成语的认识,它既揭示成语形式整齐、音律和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的特点,又涉及到成语的来源。1般来说,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源于古代寓言和神话故事、来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来源于古典作品名句、来源于群众的口语和谚语。可以看出,成语大部分与古代典籍有关:古典作品名句自不必说,这是成语的主要来源;古代寓言和神话故事、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也均通过古代典籍流传下来;即使是来源于群众口语、谚语的成语,也大部分是通过古代文献的记载而得以流传下来。因此,从整体上可以说,成语是用文言文的形式来表达的,是古代汉语在现代语言中的遗留现象,也就是说,成语是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古代汉语特有的语音现象、文字现象、语法现象,以及汉语古词义现象,都可以在成语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因此,了解这些现象,不仅对于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而且对于加深古代汉语的学习和理解,都是极有帮助的。而这些现象,归根结底体现在成语的古词义上。本文拟从词义发展、古音通假、词类活用这3个产生古词义的主要原因入手,来探讨成语中的古词义。

小学用到的古汉语知识



2、小学用到的古汉语知识

常用文言虚词: ------------ 文言中的虚词有上百个,这里选最常见的作些解说。由于虚词的用法灵活性很大,所以有的虚词很难说它究竟属于哪1词类。下边为述说方便,分9类来谈。 1.之 其 者 这3个词,都具有指代的作用,可以作代词,但也都具有其他的作用。 之,作为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例如: (1)徐公来,孰视之 (2)燕、赵、韩、魏闻之 (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分别代人(徐公)、事(齐国修明政治的情形)、物(酒)。此外,“之”的重要用法是作结构助词。 (1)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大王遣1介之使至赵 这里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担又有区别。(1)相当于“的”,(2)是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3)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中间,(4)和(1)相近,但都不必译出。 另外,“之”还可作动词,相当于“往”、“到”;还有时仅起凑成某种语气的作用,不译。例如: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公将鼓之 其,作为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或起指示作用,相当于“这”、“那”、“那个”。例如: (1)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2)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3)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分别相当于“他”、“这”、“他的”。“其”也可指代自己,如《游褒禅山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就相当于“我”,这种情形不多见。“其”的另1常见用法是作副词,或表推断、测度,或表命令、劝勉、希望,或加强反问语气;分别相当于“大概”、“恐怕”、“可”、“难道”等等。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这里的“其”,分别是估量副词,命令副词、反诘副词。 者,作为代词,与形容词、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人”、“……的事物”、“……的”。例如: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此5者,知胜之道也 (3)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分别相当于“的人”、“的原则”、“的”。此外,“者”还常用作助词,在主语后表停顿,或在复句中前1分句末表停顿: (1)4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所 所以 “所”在文言文里用法相当灵活。原本不妨看作实词,表示处所,例如“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在这个意义上稍稍虚化,意思就比较灵活了,例如今天还在使用的成语“各得其所”,这个“所”就不1定指处所,可根据语境具体解释。在这类情形下,“所”实在可以看成有指代作用的虚词了。不过,作为指代词,“所”通常是用在某个动词前边,指代与行为动作的有关方面,例如: (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2)智勇多困于所溺 (3)马上遇所交识 (4)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5)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 前3例都是指代行为动作的对象,分别代回归的地方,溺爱的事物,交识的人。后两例较复杂,(4)指代事业成就带来的好处,(5)指代自然界冲犯筋骸、浸渍肌肤的各种因素,如寒暑、霜露、风雨之类。 “所”又可以同1些介词结合成固定结构,最常见的是“所以”。例如: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3)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分别相当于“(得天下)的原因”、“(为法)的根据”、“(养人)的方法”、“(传道授业解惑)的凭借”。 “所”和“为”相呼应,相当于“被”,是文言被动句的格式之1。例如: (1)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3.是 斯 兹 这都是指示代词,“是”的用法较复杂。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4)唯余马首是瞻 (5)余是以记之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7)斯故百世之遇也 (8)总此十思,宏兹9德 例(1)-(3)是“是”作指示代词的常见用法,分别表示远指、近指,相当于“那”、“这”、“这个”或“这样”。(4)中的“是”有提宾的作用,常和“唯”字同用。(5)的“是以”,就是“以是”,相当于“因此”;(6)的“是故”,相当于“这个缘故”,也就是“因此”、“所以”的意思。斯、兹的用法较简单,都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4.或 莫 它们常用作无定代词: (1)或师焉或否焉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这里的“或”相当于“有人”、“有的”,“莫”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和“没有什么”。 它们还可以用作副词: (1)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莫若自遣腹心自结于东 这里的“或”相当于“或许”、“也许”,“莫”相当于“不”。 5.乃 将 特 徒 这些词都可以作副词: (1)良乃入,具告沛公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5)贵客将自何所至也 (6)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民将不安 (7)2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8)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9)徒以吾两人在也 (1)-(3)是“乃”作副词的3中常见情形,分别相当于“就”、“才”、“竟”。(4)-(6)是“将”作副词的3种情形,分别相当于“去”、“刚”或“方”、“将要”,其中(4)的用法较少见。“特”作副词,相当于“仅仅”、“只是”。“徒”作副词,在(8)和(9)中分别相当于“白白地”和“只是”。 这几个词,作为虚词,“乃”的用法较复杂: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这里(1)是作代词,相当于“你”、“你的”,(2)相当于“是”、“就是”,(3)中的“乃”与“无”合成固定结构,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不是”。此外,“乃”还可作转折连词。 6.和 安 孰 胡 曷 奚 恶 这些词都常用作疑问代词: (1)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2)豫州今欲何至 (3)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4)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5)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吾与徐公孰美 (8)是可忍,孰不可忍 (9)吾孰与徐公美 (10)不稼不穑,胡取禾3百廛兮 (11)不幸有方23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12)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1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14)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最常用的自然是“何”。(1)-(4),分别相当于“为什么”、“哪儿”、“怎么”、“什么”。(5)和(6)中的“安”,相当于“怎么”、“什么”(或“哪”)。(7)-(9)的“孰”,相当于“谁”、“哪1个”和“什么”,“孰与”则表比较,是“比……怎么样”的意思。(10)-(11)的“胡”分别相当于“为什么”和“什么”。(12)-(14)中的“曷”、“奚”、“恶”都相当于“何”,可以分别讲成“什么”和“怎么”。 7.于 以 为 这是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3个介词。 于,放在动词后相当于“在”、“从”、“对”、“向”等。例如: (1)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2)青,取之于蓝 (3)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4)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于,放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比”;“于”还有表被动的作用,相当于“被”。 例如: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吾不能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以,作为介词,相当于“把”、“拿”、“用”、“凭借”等等,这在初中就已经十分熟悉了,不11举例。它还表示“以……资格”,相当于“因”,相当于“在”。例如: (1)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崇祯十7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 以,还常用作连词,用法和“而”相近: (1)夷以近,则游者众 (2)作《师说》以贻之 以,还可用如动词,相当于“认为”、“以为”: (1)我以日出时去人远 (2)皆以美于徐公 为,作介词用时,可以相当于“替”或“给”、相当于“被”、“因”、“为了”、“向”或“对”: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3)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4)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1奋臂耶 (5)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为,还经常用作动词,含义很广,可讲成“做”、“是、”“成为”、“进行”等等,因已不属虚词,而且用法极为灵活,这里限于篇幅,不11举例。 8.而 则 虽 然 这是几个常用的连词。 连词“而”的用法有3:顺接两个词、词组或句子;转接,相当于“但是”、“却”;连接状语和动词。例如: (1)吞2周而亡诸侯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而”还常作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连词“则”也可以表顺接和转接。表顺接时相当于“就”、“那么”,相当于“原来是”、“原来已经”;表转接,相当于“却”。例如: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连词“虽”主要用于表转折,通常用在转折复句或假设复句的前1分句,相当于“虽然”或“假使”: (1)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连词“然”也主要用于表转折,相当于“然而”、“但是”,如“然赌促织,隐中胸怀”。 不过,“然”还经常有别的用法: (1)近抚之,气息惙然 (2)成然之,早出暮归 (3)物皆然,心为甚 这里分别是: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某种情态;动词,相当于“认为对”、“同意”;代词,相当于“这样”。 文言文中“然后”、“然则”中的“然”,从意义上说,相当于“这”或“这样”。“然则”可以解释为“既然这样,那么”。 9.也 矣 哉 乎 夫 耳 焉 诸 这是1些常用的语气词。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1,“也”不仅用于句尾(或用于判断句尾,与“者”呼应;或用于陈述、疑问、感叹句尾,表肯定、否定或疑问、感叹语气),而且常用在句中,表提顿或语气的舒缓,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种情形不要和现代汉语中副词“也”混淆。 第2,“乎”作为语气词,可以用在句尾或句中。除此之外它还经常同“于”1样,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第3,“夫”作为语气词可以用在句尾,也可用在句首。如用在句中,则往往是代词,相当于“这个”、“那个”、“那些”。例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4,“焉”除作为语气词外,常作为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例如: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例(1)的“焉”,有指代作用,相当“于之”、“于此”。例(2)的“焉”则相当于“安”,是“怎么”的意思。 第5,“焉”作“于之”解时,它实际兼有了两个词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兼词。“诸”也是个兼词,相当于“之乎”。 常用的文言代词: -------------- 1.人称代词 第1人称:我 吾 朕 余 予 自 己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自己 我们 我们这些人(我等) 2.第2人称:尔 而 若 乃 女 汝 相当于现在的:你 你们 你们这些人 您 3.第3人称:之 彼 伊 厥 渠 其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 它;(他 她 它) 他们 他们的 4.疑问代词 问 人 事物 处所 情况 谁 孰 何 曷 安 焉 胡 乌 恶 奚 盍 现代汉语意思: 谁 哪1个 什么 哪里 怎么 为什么 何不 5.指示代词 近指 此 是 斯 兹 之 夫 然 尔 这 这样 这里 这种 这样 远指 彼 夫 其 那 那个 那里 那些 旁指 他 人 别的 旁者 虚指 或 某 有的 有人 有些 有时 某某 无指 莫 无 靡 或 没有谁 没有什么。

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既可以将1些模糊认识的成语清晰化,又可以复习到大量的古汉语知识,还可以在作文中应用,可谓1举3得,事半功倍。下文给出如下练习,考生可以自我测试并加以记忆。



3、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既可以将1些模糊认识的成语清晰化,又可以复习到大量的古汉语知识,还可以在作文中应用,可谓1举3得,事半功倍。下文给出如下练习,考生可以自我测试并加以记忆。

没有提任何问题呀!。

小学用到的古汉语知识常用的文言虚词、代词……有哪些



4、小学用到的古汉语知识常用的文言虚词、代词……有哪些

有哪些大众知之甚少的,渗透易学知识的成语或者古汉语



5、有哪些大众知之甚少的,渗透易学知识的成语或者古汉语

“元,但能独树1帜:立独树1帜 发音 dú shù yī zhì 释义 树;帜,他取法颜真卿,自成1家。” 示例 苏轼也擅长书法、米芾并称宋代4大家:旗帜,与蔡襄,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1帜者。单独树起1面旗帜、黄庭坚。比喻独特新奇。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3。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