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文学常识,李清照的文学常识及生平
1、古代诗人文学常识
。
2、李清照的文学常识及生平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生于神宗元丰7年(公元1084年),卒于高宗绍兴2十1年(公元1151年)以后。1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4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1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1大宗"。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1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1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8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1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1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1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1位女词人"。 1个人的成长,需要有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条件。李清照之所以成为1个杰出的女词人,其天赋条件固然十分重要,但家庭的薰陶和教养,犹如种子对于土壤、阳光和雨露的需要,也是不可缺少的。 历史为李清照提供的是1个文化空气甚浓的书香门第,1个颇有声望的仕宦之家的家庭环境。据她后来的回忆:"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年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说明她的父祖之辈都生于山东,并曾在今济南1带住过。也表明她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地位不很高,但学识渊博,名望很高,拥有不少门生。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字文叔,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李格非中过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专权,打击元佑党人,这时他正"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宋史?李格非传》)崇宁5年大赦,党人再度叙用,他也终得"与监庙差遣"。(《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24卷)。李格非为人孤高耿介,史载他考进士前,"有司方以诗赋取士",他不以此为敲门砖,却"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宋史?李格非传》)。在郓州作教授时,郡守怜其贫寒,想让他兼任其它官职,以便增加1些薪俸,却被他婉言谢绝。做广信军通判时,他曾把1个宣传迷信、蛊惑百姓的道士重责数十大板,然后驱逐出境。可见,他是1位能够为人民做些好事的官吏。 李格非是1位博通经史之学的学者。他的经史著述见载于《宋史?艺文志》中的,有《礼记精义》16卷,《史传辨志》5卷。此外,还有《永洛城记》1卷,《洛阳名园记。》1卷等。《洛阳名园记》中记洛阳名园19处,记述翔实,行文简洁,富于诗意,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它并不是单纯地写景记事,文中还寓有兴亡之感、讽谕之旨。特别是全书结尾所指出的:"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手1已之私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含李格非对皇帝王公荒淫奢糜生活的批评。当时徽宗赵佶仿照杭州的凤凰山,在东京营建了周围10余里,峰高90尺的万岁山。北宋的名公巨卿在西京洛阳、东京汴梁也大都辟有地域广阔的花园以供享乐。李格非还对他们敲起了警钟:"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他的警告,统治者没有听进去,但他的警言,却被历史所证实了。果然没过多久,金人就入侵中原,洛阳名园付之1炬了。 李格非还是1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不错,尤以散文为佳。元?元年,他"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宋史?李格非传》),继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4学士之后,和廖正
1、李禧、董荣被称为"后4学士"。李格非的诗词修养也很高,其才思敏捷,文笔酣畅,纵横恣肆,气魄宏大。可惜他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文艺思想却有所记载。他提出"诚著"2字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诚著",就是诗文要有真情实感,要像从心里掏出来的1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字字如肺肝出"。他鉴赏古人的作品,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在晋代人的诗文中他最推崇刘伶的《酒德领》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因为这两位都是以狂放不羁、傲视1切著称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里,敢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而李格非的文风和生活态度,都与他们有相通之处。 李清照还有1位颇有文化素养的母亲。她是王状元拱辰的孙女。亦善文,工词翰。在封建时代,她给李清照树立的,决不仅是3从4德的规范,在诗词创作方面,1定会给女儿以深刻的影响。 李清照生长在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年青的时候不但诵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而且笔记小说、轶事遗闻,亦无不浏览。封建时代有条件读书的女子,1般只能读些《女诫》、《烈女传》之类的书籍。而李格非夫妇的思想比较通达,并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迂腐之见。因此,李清照在父母的带领下,踏进了广阔的知识领域,从丰富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中吸取营养。从她的作品和文艺思想来看,她的确从父母、尤其是父亲那里有所继承。她的词作能够揭示内心的奥秘,她的诗篇能够涉及时政,而她的散文又是那样叙事精当,富于感情色彩。在各种文体里,无论写景、抒情、状物、叙事,都留有父亲的流风遗韵。所以,李清照所受的家庭教育是相当优越的。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李清照,从心灵到身体都得到了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她那渊博的历史知识,卓异的文学禀赋,豪爽坚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母的熏陶。 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56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1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1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1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藉",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
3、4大名著文学常识
1.红楼梦的3个悲剧人物: _林黛玉___为爱情熬尽最后1滴泪含恨而死;__贾宝玉__终于离奇“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_薛宝钗__虽成了荣府的2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身凄凉孤苦。
2、红楼梦中性格最叛逆的丫鬟是:晴雯 实际到他的情节有抄检大观园 ,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 书中还刻画了1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 刘姥姥 3.贾府的4春:孤独的 懦弱的 精明的 孤僻的 ,取“原应叹息”之意。 4.西游记前7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的故事,是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由。13~100回写(唐僧师徒4人取经的经过)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1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 ,水帘洞洞天)。
4、文学常识1.温庭筠
花间词派温庭筠 (约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1。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8韵1篇。据说他叉手1吟便成1韵,8叉8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8叉”、“温8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1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1位是5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
5、)《望江南》的作者是 ,本名 ,字 ,因才思敏捷,8叉 手而可赋诗,诗人称为“ ”,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
<望江南>作者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 因才思敏捷,8叉手而可赋诗被称为"温8叉" ("温8吟") 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老师上课正好讲到了.把书上的笔记拷贝过来了.西西. 居然收到了求助...受宠若惊呀...感极而悲喜极而泣...555~ 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