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图案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头像,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图案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头像

1、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图案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头像

第四套人民币纸币图片 1毛 198

8、

9、22发行,正面是高山族和满族男子头像,主色为深棕色。背面图案是 国徽、民族图案;紫色 2毛 198

8、

5、10发行,正面是布依和朝鲜族妇女头像,主色为蓝绿色。背面图案是国徽、民族图案;深绿色 5毛 198

7、

4、27发行,正面是苗族和壮族妇女头像,主色为紫红色。背面图案是国徽、民族图案;红棕色 1元 198

8、

5、10发行,古钱满版水印,另外还发行有票面图案颜色相同的1990年版和正面主色稍红、钞票号码为黑色的1996年版。正面是侗族和瑶族妇女头像,左边是“燕子桃花”图。燕子是欢快勤奋的报春鸟,桃花绽开于春光明媚之际,“燕子桃花”占近春光,将万里江山装扮得分外妖娆,并寓意美满幸福和青春常在。币背画是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似一条巨龙,盘旋于起伏延绵的群山峻岭之巅,气势磅礴,雄伟庄严。 2元 198

8、

5、10发行,古钱满版水印,另外还发行有票面图案相同,币背主色稍浅的1996年版。正面是维族和彝族妇女头像,左旁是“绶鸟翠竹”图。绶鸟即吐绶鸟,俗名火鸡。“绶”谐音“寿”,含长寿之意。翠竹系君子之象征,刚直正派,虚心劲节,素为文人雅士称道。大文豪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无居竹”之名句。币背画面是海南的“南天一柱”景观。南天一柱位于海南省最南端的三亚市海边,面朝大海,背先靠山岩。海滩之上,块块巨石,经过风雨海浪的雕琢,变成了各种奇形怪状,其中有块刻有“天涯”的立石,其右边有块刻着“海角”的卧石,再向右就是拔地而起的一块巨石,上刻“南天一柱”,它是海南著名的旅游胜地。游人漫步茂林繁花之中,徘徊于“南天一柱”海滩之上,别有一番情趣。 5元 198

8、

9、22发行,正面是藏族和回族男子的头像,左侧是“仙鹤劲松”图。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仅次于凤凰的“一品鸟”,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编织的图案就是“仙鹤”。鹤又喻为贤能之意,古代招贤诏书称为“鹤板”。劲松挺拔,不畏严寒,是坚贞不屈之象征。松鹤组合,又寓意健康长寿。币背图案是“长江巫峡”壮观。巫峡全长45公里,从重庆巫山县之大宁河口,到湖北巴东县官渡口。船行其间,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时而大山挡前,时而峰回路转,著名的巫峡12峰中最诱人为神女峰,亭亭玉立,令人神往。 10元 198

8、

9、22发行 农民头像固定水印。正面是汉族和蒙族男子头像,左边是“凤凰牡丹”。凤凰是我国传说中的神鸟,有“百鸟之王”的美称。《史记》记载:“四海之内,感戴舜功,兴九韶之乐而凤凰翔天下”。《说文解字》内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大安宁”。凤凰出现是国泰民安吉祥之兆。牡丹则是我国的名花,唐代诗人李正封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将牡丹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魁。币背为珠穆琅玛峰图。珠峰位于喜玛拉雅山之中部,海拔8848米,像座巨型之金字塔,耸立在群峰之上,气势不凡,景象壮观,为世界第一名山,是世界上任何山峰都无法与其相比的。 50元 198

7、

4、27发行 工人头像固定水印。199

2、

8、20开始发行1990年版,该版在钞纸中增加了一条固定的金属安全线,并增加了用无色荧光油墨印制的表示面额的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字样。正面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头像,币背是黄河壶口瀑布。壶口位于山西吉县西南25公里处的九曲黄河河床中,是全国第二大瀑布。黄河流经此处,两边大山挟持,河床宽度从250米骤然缩至50米,巨浪急流被约束在石沟之中,波涛滚滚,水花飞溅,声如雷鸣,形如巨壶沸腾,从20米高处横面狂泻而下,浪涛冲撞,团团水雾,形成“烟云”腾起,阳光折射,出现圈圈彩虹,景色奇丽。故有“水中冒云烟”、“黄河出彩虹”之赞美之词。 100元 198

8、

5、10发行 毛泽东侧面头像固定水印199

2、

8、20开始发行1990年版,该版在钞纸中增加了一条固定的金属安全线,并增加了用无色荧光油墨印制的表示面额的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字样。正面是四大伟人头像,浮雕系司徒兆光先生创作,中央美院侯一民教授绘画,雕刻家苏席华精心雕刻成人民币凹版,十分精美。币背是井冈山主峰图。它位于湘赣两省边境,属井冈山市,在罗宵山脉之中段,方圆275公里,有大小峰峦500多座,最高山峰海拔1841米。井冈山集自然风光和革命胜地于一体,有奇峰异石,流泉飞瀑,浮云薄雾,高山田园,更有很多革命胜迹,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胜地景观。

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2、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云南省的彝、白、傈僳、纳西、普米、哈尼等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的节日—火把节。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彝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上的大力士相约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摔跤,结果天上的大力士摔死了,天神大怒之下,派蝗虫到人间讨回命债。蝗虫吃光了地上的植物,人们用火把烧死蝗虫,但蝗虫越来越多,只好与天神达成协议,人间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给天神赔偿犏牛、羯羊、鸡、鸡蛋、蘸水等物,白天用阳光照着赔,夜间用火把照着赔。从此,火把节流传下来(《新编丽江风物志》)。   丽江纳西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派火神去烧毁人间,火神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白发老人背着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天神问为什么不背小的背大的,老人说大孩子是哥哥家的,哥嫂都死了,我应该更疼爱哥哥的独生子。火神被感动了,回去骗玉皇大帝说已经烧掉了。后来,玉皇大帝想看看烧掉的人间,才发现人间更美了,他杀死了火神,但火神拯救人间的心没有死,一滴心血跳出天门,落到雪山脚下一座庙里,被和尚用红布包好,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傍晚,血滴变成小娃娃对大家说,玉皇大帝要来放火,只有家家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才能骗过玉皇大帝,免除灾难。于是人们都点起火把,骗过了玉皇大帝。人们为了纪念火神,同时防备玉皇大帝,年年到这时都点火把。(《新编丽江风物志》)。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昆明、大理还有唐代慈善夫人及火烧松明楼的传说。   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   火把节:古老历法的“活化石”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   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   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   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   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   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   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   十月为一年,一月36天,另有5天过年日的古老历法,至今还留存在属于古羌人后裔的某些民族(比如彝族)中。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地球文明最是从哪个民族开始的?

3、地球文明最是从哪个民族开始的?

要回答“地球文明最早是从哪个民族开始的?华夏文明居于什么位置”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厘清“文明”的概念。汉语里的“文明”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就是说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其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不过,这个“文明”更接近于“文化”和“文采”的含义。英文中的“文明”,是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基本含义是指人们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后来逐渐引申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作为人类学、社会学意义的“文明”,指的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就是说,在哲学、宗教、艺术萌芽之前,是没有文明史的,只有莽荒史、原始部落史。地球上的文明很难说哪个民族开始的最早,因为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地域为标志的,一个地域的文明往往包含了许多民族在内,当然,每个地域文明中包含着主要的民族并因此而成为特色。发展到现代,大约可划分为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东方文明、印度文明四大文明,以及由多个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的俄罗斯文明、土耳其文明、大洋文明和东南亚文明等在某个文明要素上体现出独特性质的亚文明。那么,地球上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没有大致的先后顺序呢?这是有的。这就是:公元前4000-前2004年的苏美尔文明;公元前3500-前343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前539年的闪米特文明圈(含巴比伦、阿卡德、亚述);公元前2800-前639年的埃兰文明;公元前2600-前1420年的米诺斯文明(克里特);公元前2600-前1750年的古印度文明(哈拉帕);公元前2070-今的中华文明。在这之后,还有五种古代文明产生,就不一一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产生过12种古代文明,这是世界性的共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文明的产生不是一种继承关系,而是原生的。就是说,虽然中华文明的产生虽稍晚于前面那些文明,但并非是前面那些文明的延续和继承。还应该提到的是,中华文明为地球上所有古文明中唯一完整延续至今的原生文明,此外苏美尔、古埃及、哈拉帕、奥尔梅克也均为原生文明,但都在公元前被彻底毁灭。它们对周边的文化辐射导致了其他大量次生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我们有理由为伟大的亘古至今的中华文明而自豪。我们曾经落后,但蕴含于古老中华文明中的不屈不挠精神,唤醒并激励着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正在奋起直追,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

八年级上册地理 中国人口和中国民族的主要知识点

4、八年级上册地理 中国人口和中国民族的主要知识点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3%。 (2)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3)人口的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 中国的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人)/地区面积(平方千米)。 (2)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东密西疏)。 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线以东地区 占全国面积43% 但人口占全国人口94% (三) (1)1949年以前增长缓慢的原因?经济落后、战争、灾荒、疾病。 (2)1949年以后增长迅速的原因?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控制人口工作不够。 (四)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社会财富积累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资源短缺、生态怀镜遭到破坏、进入老龄化社会、文化素质低,住房拥挤,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 (六)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中国人口的地理界线:黑河到腾冲。)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0、6%;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称为少数民族。 (二)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广西)。云南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三)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主要分布: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三)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民族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壮族 广西 彝族 云南、四川、贵州 满族 东北、北京 傣族 云南 回族 宁夏、甘肃、新疆 蒙古族 内蒙古 维吾尔族 新疆 藏族 西藏、青海、四川 (三独特的风俗民情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傣族: 泼水节 孔雀舞 赛龙舟纪念屈原。

小学生国防教育知识有哪些

5、小学生国防教育知识有哪些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项基本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国防建设的整体性决定国防教育内容,现代国防不仅仅是指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以及战场和战略要地的建设,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状况、民族心理、文化水平和人口素质等因素息息相关。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重要地位)

1、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2、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国防教育的目的: (1)增强国防观念(2)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3)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4)发扬爱国主义精神(5)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有哪些?

6、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有哪些?

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如下: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3、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之魂。

5、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