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1、文化常识

传统节日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每1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1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7夕、中秋、重阳、冬至、腊8等等。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1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1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1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1直持续到正月十5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1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1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农历正月十5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5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1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51夜,唐玄宗延长到3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81直持续到正月十7。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5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1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1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5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5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5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清明既是2十4节气之1,又是1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1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3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1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使清明成为1个富有诗意的节日。农历5月初5,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

5、端5节。早在周朝,就有“5月5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1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1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象1条天河横亘夜空,人们说,它把多情的牛郎和织女隔开了,只有每年7月初7,天下的喜鹊搭成1座鹊桥,他们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1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1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7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7夕将至,牵牛和织女2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这1夜还有观天河祈祷5谷丰收的习俗,有些地方还举办“青苗会”。 农历8月十5,是1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9月初9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1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冬至在我国古代是1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9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腊8节是佛教的节日。这1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1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8粥。最早的腊8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除腊8粥外,还有腊8面、腊8蒜等风味食品。它们即可滋补身体,又是喜庆丰收的1种形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文化常识



2、文化常识

传统节日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每1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1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7夕、中秋、重阳、冬至、腊8等等。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1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1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1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1直持续到正月十5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1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1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农历正月十5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5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1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51夜,唐玄宗延长到3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81直持续到正月十7。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5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1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1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5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5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5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清明既是2十4节气之1,又是1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1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3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1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使清明成为1个富有诗意的节日。农历5月初5,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

5、端5节。早在周朝,就有“5月5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1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1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象1条天河横亘夜空,人们说,它把多情的牛郎和织女隔开了,只有每年7月初7,天下的喜鹊搭成1座鹊桥,他们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1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1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7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7夕将至,牵牛和织女2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这1夜还有观天河祈祷5谷丰收的习俗,有些地方还举办“青苗会”。 农历8月十5,是1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9月初9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1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冬至在我国古代是1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9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腊8节是佛教的节日。这1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1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8粥。最早的腊8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除腊8粥外,还有腊8面、腊8蒜等风味食品。它们即可滋补身体,又是喜庆丰收的1种形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温州文化常识



3、温州文化常识

过年贴春联,怎么能够分得清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



4、过年贴春联,怎么能够分得清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

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上千年。只是这贴春联也是需要1点文化常识,不然1不小心就将春联给弄错了,所以在贴春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了。春联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在贴的时候也是按照古人的习惯来贴,古人书写的时候都是从右边写到左边,因此在贴春联的时候应该把上联贴在大门的右边,将下联贴在大门的左边。在贴之前要先辨别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方法很简单,可以通过春联的最后1个字的读音来辨别。 春联讲究平仄对应,上联的最后1个字会是仄声,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第3声或者是第4声。通过读音,我们就可以很快知道哪个是上联。只是有些字古代的读音和现在的读音发生了变化,有的字可能在古代是仄声,到了现代就变成了平声。有的学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整理出来了古代和现代的常用古仄表,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出来这个表,按照表上的对照就可以知道哪些字是仄声了。下联的最后1个字会是平声,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第1声或者是第2声。通过读音,我们就可以很快知道哪个是下联。只是有些字古代的读音和现在的读音发生了变化,有的字可能在古代是平声,到了现代就变成了仄声。对此,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在网络上面找出这个字的读音。 在区别好了上联和下联之后,那么就要来贴春联了,在贴的时候要注意贴的位置,面对着大门,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横批贴最上面,这样春联就贴好了。门上贴了春联之后,会特别有过年的氛围,还可以在门上在贴上门神,这样就更喜庆了。

春联小常识?



5、春联小常识?

春联属于对联范畴,具有时效性。因此可以算是1种较为特殊的对联。 春联只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书写和悬挂。 书写和悬挂春联这个习俗,全中国都通行。 不仅如此,汉字文化圈内的1些国家,也有在春节期间书写和悬挂春联的习俗。 与其他对联1样,春联也可以分为5言联、7言联及长联等。 最为常见的春联,仍然是以5言联和7言联最多。

中国有哪些突出年味儿的传统文化



6、中国有哪些突出年味儿的传统文化

农历1年的最后1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3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1年中最后1顿饭),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1天守到来年的第1天,因此,春节又称之为过年。另外还有放鞭炮、贴春联等。——常识文化篇。

相似内容
更多>